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_大班健康跳竹竿活动反思

2024-01-14人围观
简介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孩子们生活在农村,所以对于竹竿并不陌生,但是家长却很少意识到竹竿也可以做游戏,就拿跳竹竿来说,让孩子双脚轻松自然地在竹竿中跳进跳出,既可以锻炼孩子动作协调、平衡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一种节奏,培养孩子的

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孩子们生活在农村,所以对于竹竿并不陌生,但是家长却很少意识到竹竿也可以做游戏,就拿跳竹竿来说,让孩子双脚轻松自然地在竹竿中跳进跳出,既可以锻炼孩子动作协调、平衡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一种节奏,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敏捷能力。

  在“我是中国人”这个主题中,孩子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都很感兴趣,竹竿舞是我国海南黎族的一个舞蹈,结合我们开展的乡土游戏课题和我班以竹为特色的乡土环境,我预设了这个活动:跳竹竿,既让孩子了解了竹的用处、竹竿舞的由来,又让孩子感受合作游戏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活动目标:

  1、了解竹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竹竿舞是我们少数民族的舞蹈。

  2、提高幼儿动作协调和敏捷的能力,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孩子有玩竹竿的经验,竹竿,竹竿舞音乐、录象。

  活动过程:

  一、说说竹子

  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和我们生活密切关系)

  二、说说竹竿

  竹竿的多种玩法(经验回忆)。

  三、欣赏黎族

  黎族的舞蹈(知道这是少数民族的一个舞蹈)

  四、教师示范

  示范跳花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与要求。

  3、幼儿结伴游戏。

  幼儿三人一组,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两个幼儿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三人轮流游戏。

  五、交流分享(了解跳竹竿的规则)

  说说你们是怎么玩跳竹竿游戏的?

  你们说说玩跳竹竿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情况。

  六、再次欣赏录象(感受黎族竹竿舞的壮观)

  你看了黎族的竹竿舞觉得怎么样?

  我们下次再来完跳竹竿游戏。

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 篇2

  跳竹竿是黎族的一种富有节奏性的风俗活动,舞者与打竿者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在竹竿间快乐穿行。乐于探究的大班幼儿对此活动充满好奇和尝试的欲望。本活动顺应了幼儿的兴趣,先采用语言提示“分分、合合”,让幼儿掌握节奏的要领,将活动的难度分解,再尝试跳竹竿,利于幼儿学会与打竿者合作,体验跳竹竿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探索发现竹竿的多种玩法。

  2.会玩游戏“跳竹竿”,重点发展弹跳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玩跳竹竿游戏的快乐。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热身游戏“骑大马”和音乐《阿瓦人民唱新歌》:事先欣赏过有关竹竿舞的图片和视频,初步了解民间体育游戏“跳竹竿”的来历,并在活动时自由玩过竹竿。

  物质准备:音乐《骑大马》、《阿依人民唱新歌》,幼儿每人一根短竹竿

  (长度约50厘米),一定数量的长竹竿(数量为总人数的三分之二,长度约300厘米)等。

  活动过程:

  一、玩律动游戏“骑大马”,萌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带领幼儿)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骑着马儿出去玩玩吧!让马儿跑起来,跳起来!

  幼儿每人拿一根竹竿,愉快地随音乐《骑大马》变化律动,以模仿骑马游戏的形式,做挥马鞭、上马、下马、骑马、跳马等动作(分别对应头颈部、肩部、上肢、腰部、下肢、脚踝和跳跃等运动)。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每项运动进行2次左右。

  二、幼儿自由玩竹竿,主动探索多种玩法。

  1.引导幼儿尝试利用长短不一的竹竿进行一物多玩。

  师:我们手上的竹竿可以玩骑大马的游戏,大家动脑筋想想,还可以怎么玩呢?我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看看谁能玩出新花样?

  观察幼儿活动的大致情况:有的找朋友合作把竹竿搭成小船,多人一起合作划小船;有的把竹竿铺成小路在上面练习平衡;还有的把竹竿摆成一定的图形玩跳竹竿的游戏。

  2.展示幼儿自己探索出的竹竿新玩法,交流、总结竹竿的多种玩法。

  师:大家都大胆尝试了竹竿的多种玩法,小朋友们不仅会一个人玩竹竿游戏,还会找朋友一起玩竹竿游戏,太棒了!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玩的?

  三、幼儿玩游戏“跳竹竿”,重点发展弹跳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跳竹竿”。

  师:我发现许多小朋友喜欢用竹竿打节奏,也有小朋友喜欢跳竹竿,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长竹竿,既可以敲又可以跳,可以怎么玩呢?

  师: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可以怎么跳?

  教师重点观察并指导:敲打竹竿和跳竹竿应该怎么配合,是用什么节奏一起来敲和跳的,引导幼儿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跳竹竿的玩法:游戏前先商量好敲打竹竿的节奏类型,而后每两名手拿竹竿面对面蹲下,用竹竿按节奏同时分合跳进或跳出。)

  2.师生随音乐《阿瓦人民唱新歌》共同游戏,师重点指导幼儿跳的动作和节奏的.协调。

  师:小朋友们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跳法,真棒!让我们跟着音乐《阿瓦人民唱新歌》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幼共同随乐曲尝试用单脚跳、分合跳、双脚跳等不同玩法跳竹竿。四、变竹竿为健身器材,做放松活动。

  1.梳理活动过程,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师:我们和竹竿一起玩了很多好玩的游戏,(根据幼儿刚才在整个游戏中的状况做简单梳理)真开心!现在来放松一下。

  2.变竹竿为健身器材,做放松活动。

  幼儿随音乐拿着竹竿做放松动作:举重:双手横握竹竿上下放松摆动,吹气球:自然吸气、呼气等,用竹竿拍打腿进行放松活动。

  教学反思:

  跳竹竿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它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弹跳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的高,但是在教师的演示部分,讲解的还不够完整和透彻,导致在桥竹竿的时候,有的幼儿将竹竿托起,离开了地面;在讲解跳竹竿的时候,我只是演示了一遍,请幼儿观察并说说跳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孩子们理解得不彻底,可以加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最后漏掉了一个放松运动。

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弹跳力和灵敏性。

  2、发展创新精神及与同伴相互配合开展游戏力。

  活动准备

  2、3m长的竹竿若干根。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

  队列练习。要求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左右转弯走,

  幼儿听口令进行分腿跳、左右跳、前后跳等动作练习。

  练习运动

  练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

  请4名幼儿做击竿人,两两分组,面对面蹲立,双手各握两极竹竿的両头,同时合击地的动作,节奏为两拍开、两拍合.

  可以—起喊口令“4开开、4合合”。

  宽度与肩膀宽度相同。

  扩展运动

  其他幼儿作为跳竿人,排成两列纵队,做跳的动作。跳竿的节拍与击竿的`节拍保持一致,开竿时往里跳,合竿时跳出。

  也同样喊口令“进进进、出出出”,如图。

  待幼儿动作熟练后可自由变化节拍,跳竿动作都可变化。如单腿跳进双腿跳出,双腿跳进单腿跳出等。

  游戏“扶小树"

  将幼儿分组,并自行编好号。每组2?3根竹竿,选出2?3名幼儿每人扶1根竹竿,扶竿人叫1个I、2个2、3个3,然后数1、2、3松手,被叫,1、2、3号的幼儿迅速去扶竿。听音乐做放松的动作抬着竹竿回教室。

  活场建议

  活动变式在跳竹竿之前开展一节欣赏活动,让幼儿通过观看少数民族跳竹竿的录像或老师表演跳竹竿,以此对跳竹竿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向幼儿介绍此项运动自哪个民族,并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的运动项目。

  活动延伸

  待幼儿动作熟练后,可以播放节奏鲜明或富有民族特点的音乐,增添游戏的情趣。跳竹竿活动可以排练成节目,队形可以变化,击竿人节拍保持一致,跳竿人沿竹竿转圈跳进跳出,也可适当增加跳竿人,内外两组同时跳竿,方向相反,配上音乐,增添情趣。

  重点提示

  合理调节跳跃时间和节奏,注意及时变换角色,预防伤害事故,提高健身效果。

  个别指导个别幼儿刚刚接触此项游戏,掌握起有一定难度,可采用以下学习步骤

  1、徒手做开开合合的击竿动作,先练两拍开两拍合,再练习其他节拍。

  2、配乐学习击竿的动作。

  3、地面平行放两根竹竿,幼儿做跳进跳出的动作。

  4、分组配乐做跳进跳出的动作。

  • 推荐阅读:
  • 中班游戏仙女和小精灵教案(精选2篇)
  • 中班游戏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
  • 中班游戏小兔子开商店教案(精选3篇)
  • 中班游戏优秀教案(精选16篇)
  • 《蚂蚁搬豆》中班游戏教案(精选16篇)
  • 中班游戏打怪兽教案(精选2篇)
  • 中班游戏教案
  • 跳竹竿教案
  •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