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读报有什么好处?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懂得为什么要样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样成读报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读报的好习惯。
三、授课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
2、读准字音。
3、理解下列词语。
魔力:比喻使人着迷的吸引力。
息息相通:呼吸相同。比喻彼此意气相投,亲密无间。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趣十分动人。
充溢:充满;流露
佳肴:精美的菜肴。
陶冶:烧制陶器的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二)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至第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第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第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1、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
出示:原来读报迷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① 你从“九霄云外”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写出了读报着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② 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2)仔细品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报纸上有什么东西令人着迷呢?
出示句子:
“这样一来,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性,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基本点“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学习第二、三段。
(1)用直线画出描写读报方法的句子,用你喜欢的发式读给大家听。
(2)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3)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4) 怎样读报?划出有关句子.
(5)除了书上介绍的还有什么方法?
读题阅读法、 粗读细读阅读法、剪贴法 、资料摘录法、读写结合法、小组读报法
(三)朗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那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这些放在自然段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名写作本文的用意。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了报纸带给我们的巨大诱惑力,具体介绍了如何读报的正确方法,指出了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必要性,具有蒲很强的感染力。
读报的重要性
板书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如何读好报
读报的收益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佳肴yao
(2) 解释词语:充溢 佳肴 诚然 惊天动地 回肠荡气 层出不穷 诱惑 陶冶 良师益友 息息相通 受益终生
(3) 指名朗读课文。
(三)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出示问题:
(4) 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
(5) 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6) 该怎样读报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
(7) 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8) 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
2.生自学后,交流。
(四)课处延伸。
1. 你平时读报吗?爱读哪些报纸?
2. 选择你最近看过一则感兴趣的文章给大家介绍。
3. 生小组交流。
4. 集体交流。
教后记: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报纸的一般内容,阅读报纸的一般方法,读报的好处。教育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课文。
师述:有件事情也许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也许就是你的爸爸、妈妈,也许是你的爷爷、奶奶,他边读报纸边烧菜,报纸还没读完,焦味却已充溢房间--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佳肴yao
(2)解释词语:充溢佳肴诚然惊天动地回肠荡气层出不穷诱惑陶冶良师益友息息相通受益终生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根据问题自学课文:
1、出示问题:
(4)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
(5)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6)该怎样读报呢?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
(7)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8)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
2、生自学后,交流。
四、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3、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五、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六、板书设计:
20、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每天读报有好处
怎样读报才有效
读报收益有多少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4
一、谈话导入,由生活现象入手,学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说说你的亲戚朋友或家人亲人中,谁喜欢看报?描述一下他或她读报的姿态,读报的情景,读报入迷的一个特例。(学生讲述)
2、的确,这样的情景,我们真是太熟悉了。这不,这件事也许就……学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二.说报纸,学第三、二自然段。
1、过渡:读报的故事足已让我们触摸到他们的痴迷了。那么报纸到底有什么内容这样令人着迷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回答。指导学生用自己消化的语言来答题,而不是仅仅在照本宣科。
3、指导理解好关键词 “回肠荡气”(使气息震荡,肚肠回旋。形容音乐、诗文等十分动人。也做荡气回肠)。注意“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一句,句中连用了三个“新”字,引导学生体会第一个新字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后两个新字说明人们通过阅读报纸不断了解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4、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便会觉得报纸在你心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想想,写下来。(报纸是一顿精神大餐,一天不读还真是觉出自己的饥饿;报纸,从你爱读时,它便是你的朋友了)
三.学第4-5自然段
1、报纸的魅力无限,诱惑力如此之大,那么又该怎样读报呢?请同学们浏览第四、五两自然段,快速地找出读报的方法。(先略读再精读,还要讲文明。)
2、根据你的读报经验,你认为还要提醒同学读报时要注意什么?(要鉴别筛选,什么是适合我们读的,什么内容对我们不利等;要适宜,适时适地;可以做些剪报笔记等)
四.体验读报的好处,燃起读报的激情,培养读报兴趣及习惯,学第6自然段。
1、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你们很会读报,说说你喜欢读什么报,为什么,你是怎样读报的?
2、的确,读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收获,读报渐渐滋养了我们,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无限乐趣。读第6自然段。理解“陶冶”(比喻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人的思想、品格等以积极的影响。)
3、是啊,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你会受益匪浅,所以我们要努力——(读课题)?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五、延伸运用
有位小月同学不爱读报,你该如何劝她呢?把你想说给她的话写下来。
同学们,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获取多姿多彩的知识,掌握天下大事,成就你精彩人生吧! 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板书设计: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读报的重要 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 先浏览,再细读
读报的收益 受益终身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5
课题: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希望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从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叙述。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教法预设: 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 学 活 动 教师活动及语言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修改备注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3、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理解重点句子
学校 班级 学科 姓名 备课组长 ------------------------------------------------------------杜郎口联合校教学设计活页(二)
教师活动及语言设计: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关注要点: 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领悟三个新的用法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板书设计: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读报的重要 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如何读报 先浏览,再细读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受益终身
反思:
- 推荐阅读: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通用14篇)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优秀教案(精选8篇)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精选17篇)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案
- 好习惯教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