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爱因斯坦与艺术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

2024-01-14人围观
简介细读课文重点突破阅读第二部分内容,概括提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1、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在哪些方面?2、音乐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从文本出发,筛选概括找出答案。3、总结概括: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从文本中分条摘录。4、交流讨论:品读课文,深入探究思考——爱因斯坦对于艺术的审美、对于科学的执着的原动力究竟何在呢?请同学们结合语段,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文中包含的深意

细读课文
重点突破阅读第二部分内容,概括提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2、音乐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从文本出发,筛选概括找出答案。
3、总结概括: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从文本中分条摘录。
4、交流讨论:品读课文,深入探究思考——爱因斯坦对于艺术的审美、对于科学的执着的原动力究竟何在呢?请同学们结合语段,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文中包含的深意。边讨论边质疑边解答。1、学生阅读筛选汇总:(1)音乐: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小提琴有造诣,于钢琴很倾心,描绘物理学优美的图景。(2)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共鸣卡夫卡。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崇拜陀思妥也夫斯基。
2、学生代表汇总:音乐催化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文学高于一切,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3、组长总结:参考语句:第(3)(7)(9)(10)(12)(15)段中的关键句。
4、组内交流:(1)说明爱因斯坦已将文学当作精神生命的需要,并深深懂得了文学的伦理价值,从而也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需要不断去追求。(2)科学与艺术之间紧密而深远的内在关系,也揭示了这位科学巨匠酷爱音乐和文学的缘由。培养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依据学生高二语文阅读的特点,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去伪存真、抓住关键字句,突破阅读瓶颈。
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筛选概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领悟哲学层面上的科学与艺术的抽象关系。
阅读回味
提炼升华1、品读文中引用的爱因斯坦的言论和事迹,体会这一科学巨匠的艺术情怀。
2、在阅读中品味升华,从哲学、美学、文化背景的角度提炼本文主旨。1、学生齐读第(10)自然段。引用论证,更有力的说明爱因斯坦的世界观。
2、齐读(1)(8)(12)等,从爱因斯坦的言论中体会艺术在他人生中的重要地位。
3、师生小结: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统一的,都是热爱真善美的人的追求目标。教会学生注意品味阅读。反复朗读,注意细节,重锤敲击文本中引用的话语,体悟这些引用话语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在阅读中品味,品味中触摸作者的情思,感知一个科学家的细腻情怀。
采撷词句
质疑讨论文章中有许多话语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教师学生均可找出文中自己感兴趣或心存疑惑句子,切磋交流。热点1、第(5)段,爱因斯坦对巴赫的评价:敬他爱他而不要发表评论。结合现实学生肯定有争论。
热点2、第(17)段,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出一个爱因斯坦。学生可能把讨论的矛头指向教育体制。
矛盾点1、文化背景越丰富越能成就科学人才吗?怎样理解“博”与“专”的关系呢?
矛盾点2、科学与艺术在今天为什么不能有效的统一呢?这是课堂的趣味点所在,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获得成就感。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讨论中解疑。
拓展延伸
深度反思1、借助教学参考上提供的资料《爱因斯坦与泰戈尔》(教参p109-p110),拓展欣赏。

2/4

  •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精选2篇)
  • 标新立异的艺术世界——外国现代主义绘画(通用2篇)
  • 中班的艺术教案(通用2篇)
  • 于永正老师暗示教学的艺术(精选2篇)
  • 风教案艺术(通用4篇)
  • 现代环境艺术教案(精选2篇)
  • 艺术教案
  • 艺术设计教学
  • 艺术领域说课稿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