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身边的动植物 身边的动植物教案大班总目标
身边的动植物 篇1
1 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 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 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l
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 有多少种植物吗? l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 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5、教师小结。 l 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 l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l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 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l 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身边的植物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二、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三、有趣的植物
教学后记:
2 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 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能观察记录。
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
4、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 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 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 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l
教学导入
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
2、我们认识哪些动 物呢? l
教学新课
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
2、学生汇报。
3、把你知道的常见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
4、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 。
5、教师小结。
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
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3、合作游戏。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出示后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说特 征一个猜动物名称合作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猜的动物多。 l 拓展延伸 指南车信箱公告:征集有关动物的谜语。 第二课时 l
教学导入 猜谜语活动。 l
教学新课 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
1、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进行研究,并确定好研究的题目。
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选题。
3、学生汇报,教师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
4、分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
5、学生汇报,互相交流。
6、教师小结。 l 拓展延伸 出示指南车信箱,学生探讨:蚯蚓会唱歌,这是真的吗?古人的这种 结论可信吗?
板书设计: 2 常见的动物
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二、猜动物
三、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
身边的动植物 篇2
(自设话题)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情境教学正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人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将在良好的情境中进行。
教学目标:
一、活动中能大胆、准确、清楚地说出怎样爱护身边的动植物及原因,态度大方声音洪亮。
二、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三、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去华阳公园画的画、华阳公园景色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昨天我们去华阳公园赏春,你觉得春天的公园美吗?你想不想再去观赏一下?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课件展现华阳公园美景并放音乐。)
2.你觉得公园哪儿怎么美?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3.是因为有各种花草树木和可爱的小鱼、小兔等小动物才使公园里无限美丽的。今天它们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上了,大家欢迎。学生把自己画的画贴到黑板上。(草地、小花、树、湖水、小鱼……)
二、扮演角色
1.这些客人来到我们身边,使我们教室变得更美了。你们听,它们仿佛在说什么?是在向大家问好,还是在作自我介绍,或是在给大家提什么要求?
2.请同学们分别扮演一种动物或植物说几句话。在学生扮演角色谈话过程中,引导大家从“听话”和“说话”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热情鼓励。
过渡:是啊,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是我们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在为大自然、为人类作着贡献呢。同学们,听了动植物的话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3.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各组代表在班上汇报本组同学的想法。
4.给每人发一张印有“环保小卫士”的卡片。
听了同学们的话,动植物们非常高兴,要和我们做朋友,还给我们带来环保小卫士的贺卡呢!
提要求:我们是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就是我们的责任。
三、辨析讨论
1.下面的录像,你们发现了什么?(课件展示:两个小男孩正在比赛往湖水里扔树枝。)
2.到这儿,你该怎么办?
(1)小组讨论。
(2)指三名同学上台表演。两人当小男孩,一人当老师批评他们。
(3)全班评价。
3.课件展示:一个阿姨坐在草地上,并把包装袋、瓜子皮乱扔。
(1)看到这些,你该怎么做?小组讨论。
(2)指两名学生上台表演,一人扮阿姨,一人去劝说她。全班评价。
四、写标语牌
要在我们周围立一些标语牌,你准备在标语牌上写一句什么话呢?请你写在卡片上。
五、拓展延伸
你们这些环保小卫士是不是只爱护身边的动植物呢?
六、总结谈话
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他们在为人类作着贡献。爱护他们就是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是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各国的人们都非常关心环保问题,并为改善环境做了许多工作。我们小学生也义不容辞。口语交际:问路
- 推荐阅读:
- 身边的动植物
- 第一章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精选2篇)
- 第三章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精选2篇)
- 植物生长记录(精选2篇)
- 多彩的大自然——春天的动、植物(精选2篇)
-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学设计(通用2篇)
-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
- 植物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