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难以告别的“烟文化” 难以离去的恋人

2024-01-03人围观
简介抽烟,作为跨越阶级阵线、驾驭敌对关系的使者,在阶级斗争最激烈时期也模糊着自己的立场。无产阶级中的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些“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领袖人物,都曾经是忠实的烟民,加上抽烟斗的绅士,抽旱烟的农民,抽烟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几乎是“全民抽烟”的事实,征服了不抽烟者的反对意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烟文化,就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慢慢形成了。“文革”中,西方的敌对势力对我进行全面封锁,

抽烟,作为跨越阶级阵线、驾驭敌对关系的使者,在阶级斗争最激烈时期也模糊着自己的立场。无产阶级中的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些“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领袖人物,都曾经是忠实的烟民,加上抽烟斗的绅士,抽旱烟的农民,抽烟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几乎是“全民抽烟”的事实,征服了不抽烟者的反对意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烟文化,就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慢慢形成了。
“文革”中,西方的敌对势力对我进行全面封锁,国民经济不景气,我们的计划经济,只靠一个“广交会”断断续续的通向国际市场。有相传故事道:周恩来总理乘坐在卧铺车厢车中,忽然嗅到一股浓烈的“希尔顿”香烟味道,从前面的硬座车厢中瓢了过来。周总理在出国访问时抽过这种烟,并带回几条来送给中央的几个领导尝尝鲜。这一嗅到“希尔顿”,心中纳闷,是哪位首长坐在前面的硬座车上?就打发警卫员到前面去看看,并把那位抽“希尔顿”香烟的“首长”,请到卧铺车厢中来。警卫员找到那位“希尔顿”一看,并不认识,便把此人“请”到了卧铺车厢。周总理和蔼地问:“同志,哪个单位的?哈哈,你抽的这是希尔顿吧?”那人一见到周总理,心情十分紧张与仓惶,只得战战兢兢的如实汇报:总理,这一次,我犯大错误了!我是一个县级厂子的采购员,偶然出差到广交会,看见洋人有卖这种烟的,没见过,就好奇的随便打听打听,可是我不懂英语,一个翻译就从中撮合要让我买一条抽抽试试,那些洋人们小瞧我,对我讽刺挖苦一番,居然说中国人都是穷光蛋,买不起这种烟。他们哄堂大笑起来,弄了我一个大红脸。可是真的,我就算豁上半年的工资,也只能买一条烟啊!不买吧,就会给国家丢人。我一怒之下,从身上取出携带的公款,狠狠心买了一条。那洋人一个个瞠目结舌了。我虽然在洋人面前充当了英雄,可花掉了半年的工资,唉!厂里,是不会给报销的。我挪用的这些公款,尚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刚才在车上,越想越龌龊,心里憋气,就拆开来抽一棵尝尝到底啥味,不想让总理撞上了!呜呜呜!那采购员边说着,便难为的哭起来,还说要听候总理处分。周总理听完了,严肃地说:“有骨气,好样的!只要没给咱中国人丢脸就好。这样吧,我给你写个条子,让厂子里报销了吧!”

当时,这个故事传说的比较多,但它的真实性不敢肯定。这个故事中,不仅仅是“烟文化”,而且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你说这抽烟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岂不是关乎着国格和人格么!
当然,因为抽烟而引发政治故事,不会天天都有,烟文化在农民那里,更现出一种特殊功用来。过去的农民习惯于抽旱烟。一来呢,旱烟是自己种的,不用花钱买,二来呢,在田间劳作和休息,还有防身的妙用。小时候,我亲眼见过“马蛇子”中了烟毒后翻跟头的样子。一位好事的农民,捉住一条在田间艘艘乱跑的马蛇子,把旱烟袋里的烟油子用草棒捅出一些来,塞进马蛇子的嘴里一小滴。那活蹦乱跳的马蛇子便不再艘艘飞跑,立刻就会疯狂起来,打滚碰头、张跟头、竖直扎,就像玩杂技,那样子挺可笑。再过一会儿,它就会一伸腿、一瞪眼,不再动弹,死去了。既然烟油子的毒性可以药死马蛇子,田间的各种害虫当然都怕烟味,一闻到烟味都会躲着走的。所以,抽烟的农人们,都敢于在田间树荫下,放心大胆的乘凉午休,甚至夜里也敢于睡在田间地头。而不抽烟的农人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田间休息时,很容易遭受蛇类、蚁类、虫类的袭击。这,大概就是农人们大都喜欢抽旱烟的一个原因。



大概是长期抽烟的人身上,会自然产生出旱烟的“避邪”功效,即使抽纸烟也能“避邪”,所以后来的大部分农民,在生活条件慢慢提高之后,循序渐进的淘汰了旱烟袋,而抽起了纸烟来。开始时,抽纸烟的农民,并非是抽花钱买来的香烟,而是把旧报纸裁成条状,卷进旱烟的碎叶冒充“烟卷儿”。那纸烟卷得一头粗一头细,把细的那一头打个折,让它翘起来,填进嘴里衔住,点燃那头粗的,叭哒叭哒地抽起来,倒也过瘾。于是,便精简掉了烟袋锅、烟带杆、烟袋嘴、投烟油子用的铁丝等很累赘的烟具,显出一副轻装模样。只是,这种自卷的纸烟,登不得大雅之堂,凡遇有红白喜事,还是得购买廉价的香烟才行。这么一来,廉价的香烟也就在乡村流行起来,慢慢取代了旱烟袋。

2/3

※本文作者:浪花无痕201aa※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