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四(费尔教育整理版) 第二课堂奖项
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雾凇》研讨专帖研讨主题一(第一范文网整理版)
研讨主题之四:
《雾凇》一文,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案例之一:
抓重点词语体会“雾气之浓”,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气温之寒”;
抓重点词语体会“形成之慢”,通过朗读体会雾凇“形成之美”。
疑问:是应该体会“气温之寒”还是体会“温差之大”呢?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吉林的雾凇多美呀!你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想)其实它的形成也别有一番情趣的,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你能从文中找出简要描写雾凇形成原因的一句话吗?指名答(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映示:)
自由轻声读第一句话,小组讨论雾凇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
生答有三个条件:(1)过于饱和的水汽;(2)遇冷;(3)凝结。
板书: 雾 凇 (奇观)
遇冷 凝结0
过于饱和的水汽
3、齐读第一句话,注意读好圈画的词语。
4、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雾凇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那么这“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从哪里来的?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描写了雾气的饱和,哪些词语有描写了雾气的浓?
指名答(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弥漫 飘荡 涌 笼罩 淹没 (映示:2—5句)
理解重点词语:弥漫 飘荡 涌 笼罩 淹没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雾气浓的如果把这些词语换成其他词语好不好。比如:弥漫——充满 飘荡——飘扬 涌——扑 笼罩——覆盖 淹没——湮灭,为什么?(指名答)
齐读2——5句。
5、雾凇的形成是不是只要有了饱和的水汽就可以了?(不)那么它还需要什么条件呢?(生答遇冷),那要冷到什么程度呢?(生答零下30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可真冷啊!
我们这里最冷有多冷?(生答零下3——4度)零下3——4度水面刚好结了一层薄冰,而雾凇的形成气温要低到零下30摄氏度,真是滴水成冰呀!用我们课文里的一句话说这可真是:(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生答。
1/4
- 推荐阅读:
-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5篇)
- 《学与问》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3篇)
- 《本命年的回想》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3篇)
- wuyixin-课堂-教学《雨后》随感(精选17篇)
- 《狼和小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断(精选15篇)
- 《春》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4篇)
- 家长课堂教案
- 翻转课堂教案
- 课堂教案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