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模型范例

2023-12-31人围观
简介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篇1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工艺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前三章已经学习了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过程的第一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这节课讲述模型或原型制作中的“工艺”部分是学习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基础;在学习模型或原型制之前,必须先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工艺,让学生从中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从而学会选择合适的工艺和使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篇1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工艺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前三章已经学习了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过程的第一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这节课讲述模型或原型制作中的“工艺”部分是学习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基础;在学习模型或原型制之前,必须先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工艺,让学生从中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从而学会选择合适的工艺和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进行产品加工。这一节课要上得好坏非常重要,上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兴趣,也有利于后面的评价环节作测试准备。

  教材的重点:怎样正确使用金属材料加工的工具与方法。

  教材的难点:对模型制作把握的准确性

  二、 教学对象分析:

  工艺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太熟悉,但工艺对于技术产品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对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同,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工艺,了解一些常用金工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几种常见加工方法即可。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生活中所熟知的简单工艺,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削、锉削和钻削等加工方法;

  3.懂得工艺的重要性:工艺是产品制作的基础;

  4.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工具和设备,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完成;

  5.在讲述常用工艺和工具、设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技术素养。

  四、 教学策略及方法:

  运用引导探究法教学和模仿法教学。首先从生产、生活中的工艺讲起,列举常见产品的工艺,如装备工艺、制茶工艺、手工工艺、金属加工工艺等,再引入到新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接着让学生做一做安装电话机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等试验,然后请学生归纳操作工艺;这样,学生就有了亲身的体验。

  在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而进行自主学习,老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加深对工艺在产品制作的重要性的理解。演示过程中,留给学生一些疑问,让学生在操作中注意,引起重视。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讨论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边走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帮助解决疑惑的问题。

  五、 教学准备:

  1.教学器材

  教学器材以38人为一个班级,可采用以下配置:

  (1)划线工具: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样冲 各39件

  (2)转盘式台虎钳(钳口宽度可选择100mm) 39台

  (3)调节式手锯架(qb-1108-91)39件

  (4)钳工锉:齐头扁锉(长度250mm,中锉纹) 39把

  半圆锉(长度250mm,细锉纹) 39把

  (5)斩口锤(0.25kg)39把

  (6)台钻 2-4台

  (7)常用的手用圆板牙(又名螺丝板牙)及配套的圆板牙架(又称圆板牙绞手)

  (8)手用丝锥(又名螺丝攻)及丝锥板手

  2. 教学场地

  专用制作教室一间。

  六、 教学形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讲边做边学。

  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八、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设计思路

  

  

  

  

  1、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几幅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工艺产品设计图(装备工艺、制茶工艺、手工工艺、金属加工工艺等)。

  2、让学生做一做安装电话机的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等试验;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些经典的产品设计会成为世界著名的产品?为什么同学们安装电话机的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的效果都不尽相同呢?

  4、介绍产品与生产技术和制造方法的相关概念,

  5、出示课题——“工艺 ”

  学生观看图片后,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并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

  学生用固定螺钉按不同的顺序固定底板盖和底板。

  细仔观察在不同安装顺序下,底板盖和底板之间的拢合紧密程度,并归纳出能使底板盖和底板紧密拢合的操作工艺。

  知道技术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制造工艺的不同),会造成产品的优劣;

  通过常见的产品设计图突出工艺的重要;建立初步的工艺概念。

  让学生先有亲身体验

  认识

  工艺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程序与方法。

  材料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其大小、形状、外观或性质,以符合产品所需要的设计规格。

  投影绿茶与红茶的制作过程,并提问茶叶通过加工后会出现绿茶和红茶不同的产品呢?

  这茶叶的加工案例可以看出,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加工工艺不同,即加工程序和方法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差别。

  同学们能不能例举些生活中常见的工艺?

  了解什么叫工艺并知道几种常见的工艺。

  “工艺”

  常见的工艺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 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明确工艺的概念。

  案例分析与思考

  1、制作一个木水桶要经过那几道工艺?

  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表面处理工艺

  2、工艺对产品的质量有哪些影响?

  技术活动中加工程序与方法,即工艺,对我们的产品制作非常重要。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1、知道因生产的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可分成很多种

  2、知道工艺对产品的质量

  进行小组讨论,知道因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有很多种类

  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以及外观等方面

  

  

  

  

  

  

  

  

  

  边讲边示范

  1、划线(工具:划针、钢尺、样冲、材料:吹塑纸)

  (1)划出基准(2)划尺寸线(3)划轮廓线(4)冲眼

  提问:划线时划针为什么要紧贴导向工具?

  2、锯割(工具:铁锯、老虎钳 材料:金属管)

  注意:手持铁锯姿势,锯条安装的正确性。

  操作要领:a、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b、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c、锯程要长;d、推拉要有节奏。

  起锯方法:a、左手大拇指贴住锯条,起锯角要小。b、行程短,压力小,锯入2-3mm后才逐渐正常割锯。

  3、锉削(工具:锉刀、老虎钳、角钢尺)

  操作要领:a.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b.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4、钻孔(工具:床钻、样冲、锤、钳)

  注意:做到“二要二不”:操作要集中注意力,钻孔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飞出伤害眼睛;不准带手套操作,以防钻头卷住手套而伤害手指;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5、连接

  介绍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铆接、黏接、焊接……)

  6、螺纹加工方法

  (1)攻丝方法(工具:锥头、丝锥、扳手)

  底孔倒角→选择丝锥→装夹工件→攻内螺纹

  (2)套丝方法(工具:板牙、扳牙扳手、老虎钳)

  扩孔→选择扳牙→装夹工件→套外螺纹

  7、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刷光→喷涂油漆或镀层

  表面处理是指在工件表面施以保护性或装饰性处理的加工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边看老师示范边自己动手实践

  马上行动:用3mm厚的吹塑纸制作一个8cm×8cm的正方形。

  制作完成后讨论形成误差的原因,

  马上行动:用手锯锯断金属管,并讨论正确锯割管状材料的方法;

  经历锯割的操作实践,领悟使用工具进行加工时要注意姿势、力度、频率与节奏等主要因素。

  能够辨别正确锉削方法。

  马上行动:在金属板上钻两个相距5cm、直径为4cm的小孔(要遵守“二要二不”安全操作规定);钻孔完毕后,互查完成钻孔的工件,并交流自己的休验。

  懂得根据连接件材料和使用场合的不同选合适的连接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实践

  通过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实践练习,掌握模型制作中加工工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工艺是产品制作的基础,各种工艺都有其工艺特点和设备要求,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教师的分析总结,将知识内化。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作业

  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产品技术工艺(如汽车、门窗、纸币……)

  写一份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 在课程设计中,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多,形成一个开放式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之中。

  2、 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模仿教学方法在操作技能学习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示范至关重要,教师的动作姿势、节奏等技术点示范要符合操作规范。

  3、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加工工厂,或让学生做一些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对工艺加深印象,又可以对工艺做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的效果将会更好。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篇2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工艺

  一、内容分析:

  根据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前三章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学习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手段;第七章是本书学习设计,实践体验,对设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本书动手操作,技术实践,体现设计思想和感受设计成果的重要部分,也是本书最吸引学生之处。而在动手实践,体验设计与制作模型或原型时,又必须要学习制作的基础——工艺,这节课讲述模型或原型制作中的“工艺”部分是学习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工艺,初步认识工艺,会选择合适的工艺及方法,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模型或原型。让学生从中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从而学会选择合适的工艺和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进行产品加工。

  因此,本节是本章的桥梁和纽带,在学习了上节模型,了解模型及其功能与作用后,就要学习设计,实践体验,制作模型。而制作的工艺和方法,就自然成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制作模型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处在高一学期的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工业生产却一无所知,基本都没去过工厂,不了解工业生产的情况,更不要说对生产工艺的了解,甚至连听也没听说过,这对工艺这一节的教学无疑带来了难度,因为缺乏感性认识和相关工业生产的知识。但对处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学生对现代新技术的产品和使用都有相当的了解和体会,如手机、手表、mp3、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视、音响等。他们已有较丰富的生活使用经验,因此,以相同的材料,为什么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人们为什么会崇尚名牌?仅仅是广告的作用吗?等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工艺、了解工艺,知道工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由于社会的现状使城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受到很大的制约,对常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都缺乏经验,因此,结合本章节,在传授工艺知识,进行工艺制作时,结合实际,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和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一些常用的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管、木板等,让学生学用工具和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加工练习,为下一节课学习——“制作模型”做准备。在课堂上要加强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规范技术操作,建立工艺概念。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制作。

  (3)学会金属、塑料、木料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进行工艺课程的教学中,从了解工艺含义到明白工艺处处存在我们生活中。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2)在学习工艺以及用常用工具进行技术实践中,体验技术活动的过程,感受技术活动快乐,培养崇尚技术的思想和情感。

  (3)在工艺教学技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以设问引入工艺的课题,以生活案例讨论启迪;

  (2)以观察实物和ppt图片分析,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3)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工艺概念;

  四、重点、难点:

  重点:

  怎样正确使用金属材料加工的工具与方法。

  难点:

  学会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五、教学策略:

  运用引导探究法教学和模仿法教学。首先从生产、生活中的工艺讲起,列举常见产品的工艺,如装备工艺、制茶工艺、手工工艺、金属加工工艺等,再引入到新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接着让学生做一做安装电话机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等试验,然后请学生归纳操作工艺;这样,学生就有了亲身的体验。

  在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而进行自主学习,老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加深对工艺在产品制作的重要性的理解。演示过程中,留给学生一些疑问,让学生在操作中注意,引起重视。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讨论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边走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帮助解决疑惑的问题。

  六、教学资源收集

  收集与工艺内容有关的教学材料:

  如汽车制造、计算机芯片等相关的图片、文字、案例。准备制作的铝合金、塑料管等材料、提供了实践所需的工具,如样冲、划规、角尺、手工钢锯、锉刀、桌虎钳、手虎钳、钻床等。

  实验器材准备:

  铝合金、塑料管 各12块 手工钢锯、锉刀、桌虎钳 各12个

  样冲、划规、角尺、钢直尺 各12个 丝锥与扳手、板牙与扳手 各12付

  手虎钳、钻床 各一台 铆钉若干个、拉钉枪若干个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德国汽车和inter cpu处理器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的著名产品?为什么相同的材料,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人们为什么会崇尚名牌?仅仅是广告的作用吗?等等。

  由于技术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制造工艺的不同,会造成产品的优劣。本节课,让我们走近工艺,认识工艺。什么是工艺?

  第二节工艺

  1.认识工艺

  1)工艺的含义: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将图纸表达的设计方案变成实体产品的生产活动的总合。

  材料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其大小、形状、外观或性质,以符合产品所需要的设计规格。

  展示分析:绿茶和红茶的制造工艺。

  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为以锅炒而成的炒菁绿茶,比方龙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温蒸汽蒸煮的蒸菁绿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气浓、后者有新鲜新绿感。

  通过分析知道同样的原材料,工艺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差别。

  即: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产品会不同。

  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些生活中常见的工艺?

  常见的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 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工艺既表示生产过程(工艺流程

  工艺也表示加工方法(钳工工艺、热处理工艺等等

  工艺还表示制造质量(工艺水平

  工艺也是一种生产资源(工艺员、工艺师、工艺设备等)

  2)工艺的分类

  因目的和功能不通,工艺有很多种,常见的工艺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处理工艺、木工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等。

  小实验:让学生用4个螺丝安装盒盖。

  回答:螺丝安装顺序不同,盒盖的拢合紧密程度会不会相同?

  通过用螺丝装配盒子的试验,知道不同的安装顺序(不同的工艺)会有不同的生产质量。

  即:不同的工艺,会有不同的生产质量。

  案例分析:143页。

  (1)制作一个木水桶要经过那几道工艺?

  (2)工艺对产品的质量有哪些影响?

  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知道因生产的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可分成很多种。

  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以及外观等方面。

  3)工艺的意义:

  (1)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工艺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以及外观等方面。

  思考:

  你认为工艺对产品的质量还有那些影响?

  材料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的世界,木质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电子材料、纸质材料都是常见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下面仅以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处理为

  例,说明模型制作中加工工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的种类也很繁多,常见的金属材料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殊金属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一般说来,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划线、锯割、切削等工序。

  1) 划线(工具:划针、钢直尺、角尺、画规、样冲。材料:吹塑纸)

  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

  划线的一般步骤为:(1)划出基准(2)划尺寸线(3)划轮廓线(4)冲眼

  展示:划线工具图片

  1画针:用于划出直线线痕。

  操作要领:划针的头要保持锐利,划线要紧贴导向工具(钢直尺),划线尽量一次性划完。

  2)钢直尺:用做划直线的导向工具;用于量取材料的尺寸、测量工具工件等。

  操作要领:划线时要压紧直尺,防止发生移动。

  3)角尺:用于划出平行线或垂直线的导向工具;用于检查挫削平面的垂直度。

  操作要领:使用时要紧贴工件的一个基准面。

  4)划规:用于划出圆或者圆弧的线痕;用于划出弧的线痕。

  操作要领:划规的脚尖保持尖锐,划线时保持中心不发生滑移。

  5)样冲:用于钻孔中心处冲出冲眼,防止钻孔中心滑移。

  操作要领:应斜看靠近冲眼部位,冲眼时冲尖对准划线的交点或划线,敲击前要扶直样冲。

  马上行动:用3mm厚的吹塑纸制作一个8cm×8cm的正方形。

  制作完成后讨论形成误差的原因。

  提问:划线时划针为什么要紧贴导向工具?

  2)锯割(工具:铁锯、老虎钳材料:金属管)

  对于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的常用工具,利用它可分割金属材料、木料和硬塑料等。

  注意:

  手持铁锯姿势,锯条安装的正确性。

  展示:正确使用钢锯图片

  1)手锯的操作要领:

  a.站立和握锯姿势要正确。

  b.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c.锯程要长。

  d.推拉要有节奏。

  起锯方法:

  a、左手大拇指贴住锯条,起锯角要小。

  b、行程短,压力小,锯入2-3mm后才逐渐正常割锯。

  马上行动:

  用手锯锯断一根直径为12mm的金属管(或塑料管),并讨论正确的锯割管状材料的方法。

  经历锯割的操作实践,领悟使用工具进行加工时要注意姿势、力度、频率与节奏等主要因素。

  通过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实践练习,掌握模型制作中加工工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挫削(工具:锉刀、老虎钳、角钢尺)

  为使工件符合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锉削、铣削和磨削等切削加工。

  展示:各种锉刀(能识别和知道各种锉刀的作用)

  挫削操作要领:

  a.挫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b.在推挫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不上下摆动。

  马上行动:根据锉削要领,用锉刀将一小型长方体金属块的一个表面锉成一平面,并检查工作面的垂直度。假如锉成如下图所示的结果,请讨论其原因。

  阅读小资料:

  金属材料的切削大都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机械加工中使用的设备有车床、刨床、铣床、磨床、镗床等。车床是金属切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机床,常用的有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

  4)钻孔:

  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称为钻孔。常用的钻孔设备是台钻,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

  展示图片:介绍钻孔及相关知识和要求。

  钻孔的操作步骤:

  (1)划线定位:

  用中心冲在工件上冲中心点

  (2)装夹工件:

  用台虎钳或手钳夹紧工件。

  (3)装夹钻头

  选择合适的钻头,将其正直地装夹在钻头夹上,并装紧钻头。

  (4)钻孔

  搬动手柄,对准冲眼,启动台钻,加压进给。

  注意:

  做到二要二不

  a.操作要集中注意力,钻孔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飞出伤害眼睛;

  b.不准带手套操作,以防钻头卷住手套而伤害手指;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马上行动:在金属板上钻两个相距5cm、直径为4cm的小孔(要遵守“二要二不”安全操作规定);钻孔完毕后,互查完成钻孔的工件,并交流自己的休验。

  5连接

  产品通常都是由多个不同构件通过连接而组装起来的。构件往往又是由零件连接而成的。因此,了解有关连接的知识,对于模型制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介绍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铆接、黏接、焊接、螺栓和螺母、平头螺丝、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

  根据要求,连接可分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

  采取什么样的连接,取决于被连接的材料及连接的场合。

  ――金属之间的不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铆接、焊接和黏结;

  ――金属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

  ――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非金属之间的不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黏结;

  ――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非金属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螺栓螺母连接。

  懂得根据连接件材料和使用场合的不同选合适的连接方法。

  通过“便携式小凳”的制作,同学们想一想,“插接”、“榫接”属于什么连接?

  各种连接的应用场合如教材p148列表所示。

  阅读:螺纹的加工方法(如时间不够,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

  展示图片丝锥与扳手,先介绍丝锥的规格等预备知识,然后,边演示攻丝的过程,边讲解使用事项和注意的方面。

  螺纹加工方法

  (1)攻丝方法(工具:锥头、丝锥、扳手)

  底孔倒角→选择丝锥→装夹工件→攻内螺纹

  (2)套丝方法(工具:板牙、扳牙扳手、老虎钳)

  扩孔→选择扳牙→装夹工件→套外螺纹

  让学生做攻丝练习,每二人一组,相互练习,相互观察,相互交流,体会攻丝技术要领。

  6)表面处理

  为了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

  表面处理是指在工件表面施以保护性或装饰性处理的加工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和镀层等。

  (1)表面刷光

  2)喷涂油漆

  喷涂油漆可以防止生锈和增加美观。喷涂前要检验所选用的油漆对金属表面的适用性。有些油漆必须在金属表面加涂防锈漆之后再进行喷涂。

  油漆喷涂的电动自行车。

  3)镀层

  为使金属制品外表面美观且能够防止锈蚀,既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涂层,也可以采用电镀的方法,即用电解方法在金属表面涂上一薄层抗氧化的铬等金属材料。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工艺是产品制作的基础,各种工艺都有其工艺特点和设备要求,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展示总结语,帮助学生回忆,强化工艺的相关知识,复习加工工艺及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的加工方法。

  (1)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经验、技术等。

  (2)同样的原材料,工艺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差别。

  (3)划线要领:

  (4)手锯要领:

  (5)锉削要领:

  (5)使用台钻钻孔要领:

  (6)连接要领:

  (7)表面处理:

  练习:

  1.按如图所示的图纸,完成小铁锤半成品(已完成划线和锯割)的加工制作。

  (1)完成锉削;(2)完成钻孔;(3)完成表面抛光;(4)测量加工达到的精度和误差尺寸;(5)分析评估。

  2.自己动手做一次关于材料性能的试验。下面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机械测试的图示,你可以到技术专用教室里安装后试一试,并设计一个表格,记录测试的情况,与同学一起交流。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篇3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一、 教学方案设计基本思路

  1教材内容分析

  a、分析各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b、本节在章节中的作用和课标在内容中的具体体现。。

  2、教学目标明确

  根据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制定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v 目标要体现: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v 目标要达到

  形成正确的概念

  懂得技术的方法

  掌握多种的技能

  培养设计能力

  v 教学要注意:

  整体章节单元备课,各节教学有机衔接和联系。

  从生活和生产出发,引出概念、传授知识和技能。

  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地技术学习氛围。

  要注重动手实践体验。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3、教学对象分析

  ·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分析教学难点:

  ※ 明确难点是什么?

  ※ 如何化解难点?

  4、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策略,结合ppt课件,列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启发、分析、逐步建立认识过程,建构认知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实践体验,进行了解工艺、认识工艺、实践工艺。

  5、教学资源收集

  收集教学相关的材料、图片、文字、案例、制作的材料、实践的工具等。

  6、教学流程设计

  7、教学过程演绎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德国汽车和inter cpu处理器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的著名产品?同学们制作的便携式小凳什么会不同?

  建立产品与生产技术和制造方法有关的概念,导入工艺新课。

  学生思考后,知道由于技术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制造工艺的不同,会造成产品的优劣,为引入工艺概念作准备。

  认识工艺

  让我们走近工艺,认识工艺,介绍什么是工艺。

  建立工艺的概念

  分析案例知道工艺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观察门窗,回答:

  1、门窗由哪些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加工方法是否相同?

  2.它由哪些零部件组成?装配这些零部件技术要求是否相同?

  3.门窗的表面采取了哪些处理措施?

  学生代表观察门窗,回答

  问题后,知道根据生产的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分成为很多种,

  ······

  8、教学反思

  Ÿ 根据课堂教学动态实践,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反馈,总结教学的成功和不足,

  提出改进的举措和方法。

  Ÿ 结合教学实际来反思教材的方方面面,提出改进建议和合理、有效的使用教材。

  二、教学设计方法实例

  课题: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工艺

  教材:《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执教:深圳实验学校 刘海峰

  1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前三章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学习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手段;第七章是本书学习设计,实践体验,对设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本主书动手操作,技术实践,体现设计思想和感受设计成果的重要部分,也是本书最吸引学生之处。而在动手实践,体验设计与制作模型或原型时,又必须要学习制作的基础——工艺,引导学生了解工艺,初步认识工艺,会选择合适的工艺及方法,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模型或原型。

  因此,本节是本章的桥梁和纽带,在学习了上节模型,了解模型及其功能与作用后,就要学习设计,实践体验,制作模型。而制作的工艺和方法,就自然成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制作模型打下了基础。

  本节重点是

  1、认识工艺,知道工艺是产品制作的基础和方法,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前提和手段,是

  企业生产的重要核心。

  2、了解工艺要求和加工设备,能够选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工具设备进行材料加工和模

  型制作。

  2、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a、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b、了解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制作。

  c、学会金属、塑料、木料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

  a、以设问引入工艺的课题,以生活案例讨论启迪;

  b、以观察实物和ppt图片分析,师生互动,课堂讨论;

  c、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工艺概念;

  d、知道工艺含义,了解常用工艺的种类;

  e、明白工艺就伴随我们左右,身边就存在着工艺;

  f、了解工艺加工的设备和工具,认识划针、角尺、划规、样冲、手钢锯、锉刀、桌虎钳、手虎钳、钻床、丝锥与扳手、板牙与扳手等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g、会用常用工具进行金属、塑料、木材等常用材料的画线、锯割、挫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的加工。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进行工艺课程的教学中,从了解工艺含义到明白工艺处处存在我们生活中。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b、在学习工艺以及用常用工具进行技术实践中,体验技术活动的过程,感受技术

  活动快乐,培养崇尚技术的思想和情感。

  c、在工艺教学技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3、教学对象分析

  a、处在高一学期的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工业生产却一无所知,基本都没去过工厂,不了解工业生产的情况,更不要说对生产工艺的了解,甚至连听也没听说过,这对工艺这一节的教学无疑带来了难度,因为缺乏感性认识和相关工业生产的知识。但对处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尤其是深圳的学生,他们对现代新技术的产品和使用都有相当的了解和体会,如手机、手表、mp3、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视、音响等。他们已有较丰富的生活使用经验,因此,以相同的材料,为什么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人们为什么会崇尚名牌?仅仅是广告的作用吗?等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工艺、了解工艺,知道工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b、由于社会的现状使城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受到很大的制约,对常用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都缺乏经验,因此,结合本章节,在传授工艺知识,进行工艺制作时,结合实际,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和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一些常用的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管、木板等,让学生学用工具和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加工练习,为下一节课学习——“制作模型”做准备。在课堂上要加强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规范技术操作,建立工艺概念。

  4、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

  Ÿ 运用经验感受、分析启迪、实践体验、逐步建构法教学。从结合生活,展示图片,分析案例,观察思考,分析感知,逐步认识,实践体验来学习。将难以理解的工艺概念化解为材料相同,制作的方法与采用的手段不同,就会使产品质量的不同。使学生易以理解和接受。

  Ÿ 提供工具和材料,创设技术氛围来实践体验,感知和加深对工艺的的理解。

  5、教学资源收集

  Ÿ 收集了与工艺内容有关的教学材料:如汽车制造、计算机芯片等相关的图片、文字、案

  例。准备了制作的铝合金、塑料管等材料、提供了实践所需的工具,如样冲、划规、角

  尺、手工钢锯、锉刀、桌虎钳、手虎钳、钻床等。

  Ÿ 实验器材准备

  铝合金、塑料管 各48块 手工钢锯、锉刀、桌虎钳 各48个

  样冲、划规、角尺、钢直尺 各24个 丝锥与扳手、板牙与扳手 各24付

  手虎钳、钻床 各一台(个) 铆钉若干个、拉钉枪 8个

  6、教学流程教学时数:2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 工艺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德国汽车和inter cpu处理器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的著名产品?同学们制作的便携式小凳什么会不同?为

  什么相同的材料,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人们为什么会崇尚名牌?仅仅是广告的作用吗?等等。

  建立产品与生产技术和制造方法有关的概念,导入工艺新课。

  学生思考后,知道由于技术和制造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制造工艺的不同,会造成产品的优劣,为引入工艺概念作准备。

  用ppt课件打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建立初步的工艺概念。

  认识工艺

  让我们走近工艺,认识工艺,介绍什么是工艺。

  建立工艺的概念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明确什么是工艺

  分析案例知道工艺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观察门窗,回答:

  1、门窗由哪些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加工方法是否相同?

  2.它由哪些零部件组成?装配这些零部件技术要求是否相同?

  3.门窗的表面采取了哪些处理措施?

  学生代表观察门窗,回答

  问题后,知道根据生产的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分成为很多种,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讨论和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知道工艺分类很多。

  工艺应用

  介绍金首饰的制造工艺的应用

  了解金首饰的制造工艺,

  案例介绍:了解不同的工艺应用

  同样材料,不同工艺,产品会不同

  提出问题:为什么茶会有绿茶和红茶?

  展示分析:绿茶和红茶的制造工艺

  通过分析知道同样的原材料,工艺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差别

  通过案例知道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产品会不同。

  学生代表动手实践体验

  让学生用4个螺丝安装盒盖

  回答:螺丝安装顺序不同,盒盖的拢合紧密程度会不会相同?

  引导全体学生思考,通过用螺丝装配盒子的试验,知道不同的安装顺序(不同的工艺)会有不同的生产质量。

  让学生动手体验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知道不同的工艺,会有不同的生产质量。

  阶段小结

  和学生一起小结,展示小结语:明确工艺与技术的关系,工艺对生产的作用

  知道工艺与技术的关系,知道工艺对生产的作用。

  在前面教学活动基础上得出工艺与技术的关系及对生产的作用

  工艺的一般过程

  展示与介绍工艺的一般过程

  知道工艺的一般过程

  展示与介绍工艺的一般过程

  加工工艺及金属材料的基本加工方法

  转入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介绍金属材料加工的一般步骤

  知道金属材料加工的一般步骤

  利用图片和讲解知道金属材料加工的一般步骤

  展示:划线工具图片

  知道划线工具的使用要求

  利用图片和讲解知道常用金属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展示:正确使用钢锯图片

  知道正确使用钢锯的要求

  展示:各种锉刀

  能识别和知道各种锉刀的作用

  展示:正确使用角尺检查工 作面垂直度的图片

  知道用角尺检查工作面垂直度方法。

  综合实践

  通过用钢锯和锉刀,割锯塑料管,体验割锯和锉削的感受

  全体学生学习正确安装锯条,学会起锯的方法,会用钢锯割锯工件和用锉刀锉削工件。

  通过动手操作、技术试验,学会使用钢锯和锉刀,能正确掌握割锯方法。

  钻孔及相关知识

  展示图片:介绍钻孔及相关知识和要求

  知道使用钻床的要领和钻孔的要求

  知道使用钻床的要领和钻孔的要求

  综合实践

  展示在 l 铝型材上划线和钻孔的要求

  全体学生,在l 铝型材上作划线练习,请个别学生到钻床上钻孔,并介绍自己的体会

  通过动手实践,学会划线和钻孔

  机械加工常用设备

  展示图片:机床

  观看教室的车床、铣床

  知道机械加工可以提高制造工艺和质量。

  机械加工设备是提高工艺质量的重要手段。

  综合实践

  展示用铆钉连接的铝板,介绍铆钉及其规格、铆钉拉枪的使用方法,演示连接过程。

  让学生观察铆钉连接铝板并学习连接技术

  体会连接的要领和观察连接的效果,从工艺角度评价。

  综合实践

  展示板牙与扳手,先介绍套丝 的规格等预备知识,然后,边演示套丝的过程,边讲解使用事项和注意的方面。

  让学生做套丝练习,每二人一组,相互练习,相互观察,相互交流,体会套丝技术要领。

  通过练习,学生相互评价,老师点评。

  综合实践

  展示图片丝锥与扳手,先介绍丝锥的规格等预备知识,然后,边演示攻丝的过程,边讲解使用事项和注意的方面。

  让学生做攻丝练习,每二人一组,相互练习,相互观察,相互交流,体会攻丝技术要领。

  通过练习,学生相互评价,老师点评。

  教学总结

  展示总结语,帮助学生回忆,强化工艺的相关知识,复习加工工艺及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的加工方法。

  全体学生明确:

  1、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和技巧,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经验、技术等。

  2、同样的原材料,工艺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差别。

  3、手锯要领:

  4、锉削要领:

  5、使用台钻要领:

  通过展示、介绍、师生互动、动手试验,初步掌握工艺概念,能运用加工工艺知识,学会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的加工方法。

  课后练习:

  1、分析自行车、铝锅、铁锅的生产中用到了哪些工艺?

  2、调查学校陶艺作品的制作工艺。

  3、举例说明工艺的作用。

  八、教学反思

  a、 本节课的内容对不了解生产情况的学生来说,客观存在着困难,对工艺的理解需要一

  个引导、启迪、领会的学习过程,一个逐步认识、建构的过程。因此,从课程引入,到新知识的了解、认识、理解是渐进过程,尤显得重要,关系到建立工艺概念、培养工艺意识和思想,为下面实施工艺加工起到了认识和思想上的准备。

  b、 本节课以概念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主,如果单纯讲授概念,则学生对工艺的认识停留在

  模糊的阶段。只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了解工艺含义和知道工艺的作用和种类,明白技术方法与技术制作是实现工艺的必然途径,再结合课堂上的技术实践体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工艺。技术实践、动手制作是对本节课尤为重要,是引导学生自我建构、自我感知、自我体验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对工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要过程。

  c、 本节课用二课时较为合理,一要传授工艺的知识,二要进行技术实践。这二个环节相

  互依托,相辅相成。前者有必要讲明,而后者实践体验更重要。因为实践是学生主动学习、自我体验、获得经验的重要技术学习方法。

  • 推荐阅读:
  •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工艺
  •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 工艺
  • 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精选2篇)
  • 《纸条工艺》制作(通用2篇)
  • 工艺美术的特点(精选2篇)
  • 手工制作教案
  • 网页制作教案
  • 制作贺卡教案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