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麋鹿》 麋鹿吃什么食物

2023-12-25人围观
简介《麋鹿》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小节,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2.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麋鹿资料,课上学当小讲解员,练习抓住要点介绍麋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难点:练习抓住要点介绍麋鹿。  三、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麋鹿》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小节,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2.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麋鹿资料,课上学当小讲解员,练习抓住要点介绍麋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难点:练习抓住要点介绍麋鹿。

  三、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录音或录象简短片段。

  2.麋鹿各种近远景图片或录象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介绍了麋鹿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提供学生有关网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等方面资料,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准备。

  4.每人一张记分卡,若干“小小主持人”胸卡,教师准备一些课外收集的麋鹿资料提供给未找到资料的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赵忠祥讲解的《动物世界》片段录象或录音

  2.师:你们熟悉刚才的画面和声音吗?……是啊,老师也十分喜爱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节目,主持人醇厚的音色,清晰的讲解,配上真实精彩的画面,令观众身临其境,领略到了许多珍稀动物的风采。今天,老师组织大家搞一个活动,活动名称——挑战主持人擂台赛,挑战对象——赵忠祥,参赛选手——在座各位同学,参赛内容——讲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比赛形式——百分制,满60分者颁发小小主持人的胸卡。大家敢不敢?

  (播放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采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第一层次:示范

  1.教师根据第二节内容示范讲解麋鹿整体特点,讲解脱稿,态度亲切自然,使用第一人称,适当补充课外的一些材料。

  2.学生说说哪些做法值得学习仿效。

  3.教师小结,指出声音响亮,态度自然是基本要求,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三)第二层次:初步尝试

  1.提出第一轮比赛要求:根据第3节提供的材料和自己收集的材料,任选一个方面讲解麋鹿的外形特点。本轮占30分

  2.准备:a. 选用自己喜爱的任何一种形式自学课文第二段,圈圈划划,看看作者提供给我们关于麋鹿外形哪几方面的信息。看看自己的资料中有无补充。b.选一个方面作参赛内容,多读几遍。c. 同桌练习,准备参加挑战。

  3.请几名学生上台比赛。(要求内容不重复)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讲解的内容打出相关图片,随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如:你用什么办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段话的?这个资料是你自己找到的吗?你的声音很响亮,神态亲切自然。同时给每个上台学生打分。

  4.未上台的同学根据自己在同桌互练的表现给自己打分。

  5.小结:当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仅要求声音响亮,神态自然,更重要的是能在复杂的资料中抓住要点,这样主持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气定神闲从而能讲解的生动,具体。

  (四)第三层次:小组评定

  1.提出要求:自己在课文2、3、4和课外资料中寻找描写麋鹿生活习性的资料,抓住要点,整理成简要提纲,练习讲解,准备备挑战。本轮占30分。

  2.四人小组交流,每位同学发言时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者资料。然后另外三名同学商量给他打分,要求说出理由。

  3.请得分最高的一二名学生上台来交流。老师提供多媒体图片有学生自由选择。请与他同组的学生说说给他高分的理由。

  (五)第四层次:合作挑战,40分

  1.提出要求:由于本轮挑战是最关键的,也由于本轮关于麋鹿传奇经历的资料比较复杂,更由于我们的挑战对象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著名主持人,所以,老师建议大家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继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但这次是四位同学齐心合力一起挑战。大家共同研究,从这么长,这么复杂的资料中抓出最准确适当的要点。然后商量分工合作讲解。讲解中如果能加入一些感想最佳。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请一到两组上台交流,集体评分。相机指出我们要热爱麋鹿,保护麋鹿。

  4.小结:人多力量大,一个人收集的资料是有限的,大家一起学习,互相交流,就能互相促进。

  (六)第五层次:评比小小主持人

  1.请积分达到60的同学上台领取小小主持人胸卡。

  2.总结:今天你们成为了这堂课上的小小主持人,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主持人。当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是不容易的,必须学会收集资料。学会抓住要点,整理资料。最后还要能记住要点,讲解好资料。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练好本领。

  (七)布置练习:

  展示大丰麋鹿保护区画面,教师提出练习要求:由于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几乎绝迹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可是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动物正濒临灭绝,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种珍稀动物的资料,按照不同方面整理好,下一课交流。

《麋鹿》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让我们一起认识它。(板书课题)

  2、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画出生 字,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悄然无声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 撰文

  杀戮 公爵 别墅 乌邦寺 已逾千头

  颠沛流离 轻纱 《封神榜》 棕红色 饲养

  选自 销声匿迹 例外 惨遭厄运 厘米

  ②了解下列词意掌握情况。

  滩涂 遁入 沼泽 跋涉 传奇 厄运 销声匿迹

  a.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讲意思。

  b.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②讨论分段。

  一(1) 二(2~4) 三(5~7)

  3、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

  2、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观察课文中第二幅图,默读课文,想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层,第一层(2)概括介绍奇特的外形,第二层(3)具体描述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第三层(4)介绍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层内容。

  a.指名读。

  b.为什么说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c."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层内容。

  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a.指名读。

  b.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的外形特征的?

  c.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d.除了介绍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e.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

  f.讨论。

  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已经懂得了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第一层是概括介绍的外形特点,而第二层则是具体的介绍。这样就使读者对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层介绍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g.引导体会。

  ④理解第三层内容。

  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点来说明"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它鹿类长;二是它每胎仅产一仔)

  (2)学习第三段。

  ①指读课文。

  ②出示"传奇",齐读。

  理解"传奇":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③为什么说"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二、三段。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在黄海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4)通过对课文二、三段的学习,我们对已经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练习

  (1)祟课后第5题。

  (2)交流复述方法。

  ①结合插图,抓信的角、蹄、尾、手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

  ②参照"的传奇经历"表介绍。

  ③要学习讲解员讲解的神情和语气。

  3、练习复述

  板书:

  11

《麋鹿》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3、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等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知道他选了什么当坐骑吗?

  (“四不像”)同学们对这“四不像”感兴趣吗?

  2、点题: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读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7页,根据屏幕上的“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先请一位同学把要求读给大家听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给课文分段。

  1、这篇课文的生字都会读了吗?好,老师把课文的大部分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段文字里了,请你从头到位,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两段文字。

  3、有不会读的字吗?可以请教一下。指读第一段文字。

  4、读完了第一段文字,看看第二段话中有四个字组成的一个词语,它的意思跟漂泊他乡的意思接近,但同时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谁来说说这个词?

  ①指说(正音)→指说→指说→跟他一起读→记住它,再读。

  ②指导记写生字“沛”。

  这个词语中的生字“沛”,我们应该怎么记住它?(强调右半部分是一横加上一个“巾”字)师板演。

  请同学们把课本100页的生字在田字格中练一遍,特别注意“沛”字的写法。

  5、这里还有一个词语谁来读?(跋涉)

  指读→齐读→再读。

  谁来把第二段文字连起来读一遍?

  6、同学们的词语已经掌握得比较好,那课文讲了麋鹿得哪些方面呢?(外形、习性、经历)

  指说。

  7、看一看,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些内容?

  8、快速默读第一小节,看看写了什么?

  9、这几部分中你对哪几个片断,哪一小节最感兴趣?试着自己读读,指读。

  三、精读第二段。

  (一)

  课文已经读通,理顺了。让我们和麋鹿再走近一些。(出示,师说:1、仔细读课文2、3、4三小节,看看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可以边读,边用笔画出相关词句。2、把麋鹿的这些特点整理出来,准备上台介绍。)

  (二)

  学生自练,说给同桌听。

  指名说。

  (三)

  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想看看真正的麋鹿吗?(出示图)

  四、布置作业。

  让我们一起来记住麋鹿的这些特点,完成读书卡。

  板书设计:

  17、麋鹿

  “四不像”{生活环境(1)

  外形和生活习性(2-4):角尖、尾巴、毛色、蹄

  传奇经历(5-7)

《麋鹿》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4、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

  板书11 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的经历

  二:学习课文的重点段。

  1、自读二、三自然段,说说麋鹿的外形。

  2、出示图,生介绍麋鹿的外形。

  3、读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从而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5、汇报。

  三:作业。

  1、加偏旁组新字,组词。

  参( )( )( )( )( )( )旁、列、肖。

  2、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广阔”、“茁壮成长”。这五个词语中任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麋鹿》 篇5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声( )迹 悄无( )( ) ( )一( )二

  ( )( )厄运 ( )( )成长 漂泊( )( )

  林( )草( ) 颠( )流( ) 轻( )敏( )

  二、写出加点字的另一个读音,并组词:

  悄无声息 ( ) 角似鹿 ( )

  漂泊不定 ( ) 倔 强 ( )

  三、读一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2、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做出努力。

  39头麋鹿从英国返回故土。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是一篇 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 、

  和 ,体现了国家 。

  2、“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飘浮在黄海滩涂上。”这句话把晨雾比作 ,

  写出了晨雾 的特点。

  3、麋鹿是 的一种。它的外形很 : ,

  , , ,所以又被称作“ ” 。

  4、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从 、 、 、

  等方面具体描述了麋鹿的特点;“

  ”这句话写出了麋鹿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

《麋鹿》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麋鹿,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 “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如:师读“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读“麋鹿的角型是……”师: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1.过渡: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了解一下为什么这儿会成为麋鹿之乡?

《麋鹿》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板书课题:11 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xx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

  板书:

  鹿科动物       

  繁殖能力低

  11.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传奇经历

  回归故土

《麋鹿》 篇8

  作者:宗阳春发表时间:2004-4-29阅读次数:270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让我们一起认识它。(板书课题)

  2、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画出生字,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悄然无声遁入雌鹿跋涉每胎撰文

  杀戮公爵别墅乌邦寺已逾千头

  颠沛流离轻纱《封神榜》棕红色饲养

  选自销声匿迹例外惨遭厄运厘米

  ②了解下列词意掌握情况。

  滩涂遁入沼泽跋涉传奇厄运销声匿迹

  a.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讲意思。

  b.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②讨论分段。

  一(1)二(2~4)三(5~7)

  3、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

  2、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观察课文中第二幅图,默读课文,想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层,第一层(2)概括介绍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层(3)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第三层(4)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层内容。

  a.指名读。

  b.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c.“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层内容。

  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a.指名读。

  b.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d.除了介绍麋鹿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

  f.讨论。

  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第一层是概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而第二层则是具体的介绍。这样就使读者对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层介绍麋鹿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g.引导体会。

  ④理解第三层内容。

  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它鹿类长;二是它每胎仅产一仔)

  (2)学习第三段。

  ①指读课文。

  ②出示“传奇”,齐读。

  理解“传奇”: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③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二、三段。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海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4)通过对课文二、三段的学习,我们对麋鹿已经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练习

  (1)祟课后第5题。

  (2)交流复述方法。

  ①结合插图,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

  ②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

  ③要学习讲解员讲解的神情和语气。

  3、练习复述

《麋鹿》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一.复习导入。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 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 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 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1、复述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 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 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 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 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板书设计:

  鹿科动物             繁殖能力低     

  17.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传奇经历

  回归故土

  教学后记:

  交流完麋鹿的传奇经历,同学们非常激动,有着对清王朝腐败的痛心、对八国联军的愤怒和对现在强盛的中国涌起的自豪。我用上一备的教案:是啊,麋鹿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可是为什么我们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呢?有什么价值呢?学生们说的很多,鞠梦杰(他是我们班上语文成绩最差的)的手也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请他起来说说。他说:“这一切就是为了生态平衡。”多么精练的语言,我情不自禁伸了大拇指,他的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我照着一备教案上给的关于生态平衡的话接着补充。我看到了一个个同学忧虑、难过的表情。维护生态平衡已深入他们的心中。此后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我们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是为了教教材。语文是一个大杂烩,有联系的很多很多,让语文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才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上课的目标。另外,集体备课还是好处多多啊,感谢一备老师的精心设计,才让我们借鉴得精彩,连鞠梦杰的表现都让人惊喜!

《麋鹿》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板书课题:11 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

  板书:

  鹿科动物       

  繁殖能力低

  11.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传奇经历

  回归故土

《麋鹿》 篇11

  11、麋鹿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 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 读题。

  二、初读课文。

  1. 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麋鹿,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 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 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 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 小组合作交流。

  3. 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 “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如:师读“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读“麋鹿的角型是……”师: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1.过渡: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了解一下为什么这儿会成为麋鹿之乡?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惯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二、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1. 小组合作学习,填写表格。

  2.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播放课件)

  A.“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早在3000多年前……1865年……1900年……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读出“惋惜之情”、愤怒之情、)

  B.“后来,流落在国外……到1967年……”

  C.“1986年8月……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茁壮成长。”(指导读出“自豪、喜悦”之情。)

  师: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39头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麋鹿目前虽已摆脱绝种之危,然而只有它们完全恢复野生群体,返回大自然,才标志着麋鹿的新生。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三、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合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角似鹿

  外形特点 面似马

  蹄似牛 保护野生动物

  麋鹿 尾似驴

  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

《麋鹿》 篇12

  教学内容:第三段和第一段。(传奇经历和大丰自然保护区中的麋鹿生活)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并学习讲解员介绍。

  教学准备:课前补充资料(关于麋鹿)。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1)板书:“传奇”,齐读。

  指名说说“传奇”的意思。(离奇,不同寻常或令人惊叹)

  (2)麋鹿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自读课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并在后面加上惊叹号)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而在汉代以后竟销声匿迹了。

  相机板书: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指导朗读:你的感受是什么?哪个词最有神秘色彩?(销声匿迹),指导理解这个词(隐藏起来,神秘失踪)对麋鹿的销声匿迹我们感到怎样?(神秘、惋惜之类),怎样读出这种体会,自读后指读。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经历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吗?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麋鹿在国内又一次匿迹。

  相机板书:1865出现、1900国内绝迹

  (出示投影)指导朗读:侵略者干了哪些勾当?(盗、杀、抢),当你读到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话。(出示挂图)是啊,这么温驯、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掌,作为中国人的你读到这段话,你心情怎样?(痛心、气愤等)怎样读出你的感受?自读后重点名读。重点词体会:盗、惨遭厄运、杀戮、几乎绝迹等。让我们记住麋鹿这段血迹斑斑的经历,记住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之二,还有吗?

  第三,麋鹿在异国他乡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乡。

  相机板书:1986回归(出示投影:从此……——茁壮成长)

  在海外的生活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指读后齐读: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联系前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指名读。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流落国外近大半个世纪,在新中国的努力下,麋鹿结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读了这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的少年,你觉得怎样?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读。

  (4)旧中国贫穷落后,任人欺凌,以致麋鹿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在新中国国家富强了,经过努力,麋鹿也返回故土,看着这位海外归来的游子,想着他们坎坷的经历,你想说些什么?

  (对照挂图说话)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评价:说得真好。齐读这一句。

  2、练习讲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指导:上节课同学们

  学习讲解员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但课本上有的讲得很精彩,还结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师分发的资料。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会指着麋鹿介绍外形和生活习性,还要能讲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节课一样,请同学们对照板书,结合课本和补充资料,自己先练一练。

  再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指导一二。

  指名讲传奇经历。(1-2人)适当鼓励,评议。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在看一看。

  要求:自由读第一段,你觉得麋鹿回归故土、回归自然后的生活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指名说后重点理解为什么是“理想场所”(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等),对照挂图,说说:这里真可称得上麋鹿生活的(天堂、乐园、家等)

  我们真的为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获得新生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三、写话。

  今天我们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这种珍异的动物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出示投影)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在挑选吉祥物,有人就提议用麋鹿,你能帮麋鹿写一份推荐材料吗?写出你的理由。师范说“美猴王”被推荐的理由。

  开头:尊敬的北京奥委会,我建议用麋鹿做北京奥运的吉祥物,

  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写的话,师生评议。(或课后完成)

  板书:

  11、麋鹿

  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传奇经历 1865出现、1900绝迹

  1986回归

  • 推荐阅读:
  • 《麋鹿》(通用13篇)
  • 11麋鹿(精选16篇)
  • 11 麋鹿(精选16篇)
  • 11麋鹿(精选16篇)
  • 11 麋鹿(精选16篇)
  • 《麋鹿》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