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找秋天》教案 找秋天的教案幼儿园小班

2023-12-21人围观
简介《找秋天》教案 篇1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1课时 寻找秋天(1)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  2、乐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向学生进行互相合作的教育。  活动要点:  这个活动是从“寻找秋天”开始的。活动的前半部分是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后半部分是一个探究活动,找到秋天的特定事物,提出问题,为后面探究问题

《找秋天》教案 篇1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1课时 寻找秋天(1)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

  2、乐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向学生进行互相合作的教育。

  活动要点:

  这个活动是从“寻找秋天”开始的。活动的前半部分是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后半部分是一个探究活动,找到秋天的特定事物,提出问题,为后面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习准备:

  在校园内选择要观察的花草树木,其中有自然变红的叶、变黄的叶等等;

  校园里杂草丛生、经常发现蟋蟀出没的地方。

  学习过程:

  1.质疑激趣

  放一段秋天景色的录像,内容是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天里的行为。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寻找秋天。

  2.赛诗会:美丽的秋天

  让学生看书。以书上“秋”、“秋天到”、“我眼中的秋天”的描述格式,说说“我”心中的秋天。

  组织形式:

  (1)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小组预赛,每个小组选出1名优胜者;

  (2)班级赛诗会。赛诗会结束后,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诗句中的亮点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到“收获的季节”上来。

  (3)秋天的景色确实与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吗?最后,借用妙妙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探访秋天吧!”

  3.探访秋天里的生物

  走出教室,行走在秋天的校园里。

  引导学生注意树叶的变化,什么树的叶子变红了?树叶变黄的是什么树?地上的落叶是什么树的?并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教师要适时进行评价:如,叶的美丽靠自己留心欣赏,我们感受到叶的美好,就会喜欢它、爱护它。

  仔细观察动物,包括动物的名称,活动方式,鸣叫声等等。

  4.讨论与交流

  我们描述的秋天和看到的秋天是一样的吗?谁写的诗更贴近真实的秋天?每个小组挑选1-2篇,由一个小组负责出一期“秋天的景色”的班报。

  教师提出下一节课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了彩色?

  引出下一节课探究的主题。

《找秋天》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说出秋天的季节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

  教学关键: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教 具:

  各种树叶、课件等。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说一说借别人的书应注意些什么?

  二、 导入新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看!苹果、梨、桔子挂满了枝头;听!蛐蛐在放声歌唱。今天,我们就踏着秋天的足迹一起去找秋天。(板书课题:找秋天)

  三、 讲新课。

  1、 看图,说一说蛐蛐在干什么?

  2、 指名汇报。

  3、 模仿一下蛐蛐的叫声。

  4、 说一说秋风是怎样伴奏的?

  5、 练习表演。

  6、 提问:在秋天里还有哪些小动物?

  7、 指名汇报。

  8、 说一说秋天里有哪些水果?

  9、 教师加以订正。

  10、 看图,说一说秋天的天气怎样?

  11、 观察同学们的衣着有什么变化。

  12、 指名回答。

  13、 讨论:蝉到哪里去了?

  14、 教师加以订正。

  15、 教师:老师带领你们去田野里看一看!

  16、 看图,说一说同学们拿的是什么叶子?它有何变化?

  17、 指名汇报。

  18、 讨论:在秋天里,还有哪些叶子发生了变化?

  19、 观看各种树叶。

  20、 教师:秋天到了,螃蟹又长肥了,说一说还有什么变化?

  21、 看图,说一说桂花怎么样了?

  22、 指名汇报。

  23、 练习改编《春天在哪里》,变为《秋天在哪里》。

  24、 练习表演。

  课堂练习:

  秋天到了,说一说我们周围的动物、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 结:说一说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秋天

  蛐蛐唱歌、果子熟了

  枫叶红了、螃蟹肥了

  桂花很香……

  秋天真美!

《找秋天》教案 篇3

  第2课时 寻找秋天(2)

  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

  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

  学习要点:

  这节课,实际上是手脑并用,探究树叶变化的过程。

  学生准备:

  笔,纸,树叶,红毛线,铁锤,钉子。

  教师准备:

  温度计模型、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卡纸,透明胶带,剪刀。

  学习活动过程:

  1.测量气温

  (1)谈话:树叶是由气温染成五颜六色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你们知道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

  (2)认识温度计

  分组观察温度计。汇报观察结果,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

  (3)正确使用温度计

  ●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左右;

  ●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

  ●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

  (4)学习记录温度的方法

  ●讲解: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其中c表示摄氏,c左上角的小圈表示度。

  0度以上的温度叫做零上温度,读的时候先说数字,再说单位(摄氏度)。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是这样,先写数字,再写单位。零上温度的刻度,从0开始,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0度以下的温度叫做零下温度,读的时候要先说“零下”,然后说数字,再说单位。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按这种顺序,用“-”表示零下。

  在温度计上读温度的时候,要看清从0——10分成几格,每格是多少度。如果分成10格,每格是1度;如果分成5格,每格是2度,每半格是1度。

  (5)交流与分析

  ●整理测量数据。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气温资料。

  ●讨论与分析:气温由22℃降至10℃的这段时间称为秋天。

  2.制作树叶书签

  制作方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用废旧书报夹一个星期左右,使它们变得干燥、平整;

  (2)然后衬上卡纸,较大的树叶可用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后再用透明胶带固定;较小的树叶可直接把树叶固定好,再修剪卡纸的外形;

  (3)最后,在叶柄处系上红毛线即可。

  3.阅读“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五颜六色”,总结探究的内容。

  拓展:

  (1)下周上课时展示各自制作的树叶书签。

  (2)下周上课时每人带来一种果实。

《找秋天》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每个学段都安排一个“综合性学习”这样一个新板块。这是新一轮课改的一个创新命题。“综合性学习”贵在“综合”,通过分析。把相关内容两各个闻分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综合性学习”贵在“活动”,而且这些活动还要求“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

  [设计特色]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教师充分开和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和气候,了解秋天,感受秋天,画秋天、写秋天,收集有关秋天的一切,创作有关秋天的作品,留住秋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以打擂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师:我们学习了第一组中有关秋天的识字课和课文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了找秋天的活动。今天要举行打擂比赛,在打擂的同时,把个人的收获变成大家的,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回答

  师:为了方便比赛,我们将大擂台分成几个小擂台,哪个小组得到的小擂主最多,哪个小组将最后获胜。

  师:擂台一 ——词语擂,请各组选代表汇报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词语。

  学生:各组派代表汇报收集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全班裁判,以既多又好的为胜,并评选词语王。

  师:同学们收集到了这么有关秋在的词语,我们来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并把它积累起来。

  生:读读记记。

  (收集有关语言素材,在交流过程中适当点拔,这实际上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学生不仅会感兴趣,也能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师:擂台二 ——古诗擂。各组选代表汇报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古诗。

  学生汇报,要背诗,说出作者及诗的大意。全班裁判,并评选小诗人。

  师:读了古诗,我们知道古人也是十分喜欢秋天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非常喜欢爱背诵古诗。培养这种热爱传统文化,喜欢诵读古诗的习惯。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意义不可忽视。

  师:我看到有不少同学用画笔画秋天,下面来打第三个擂台——图画擂。

  生:说说自己都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你又想到了什么?其余的同学可以适当补充。

  评选擂主的同时,评选小画家。

  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追求的深层的目标。

  师:我这儿还有几个未命名的擂台,谁愿意根据你收集到的资料为他命名,并进行汇报呢?

  生:为擂台命名并汇报。(歌舞、作文、小制作等等)全班裁判并评选“小歌星”“舞蹈家”“小作家”“小巧手”等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创造了一种很好的空间和舞台。)

  师:这次活动是我们学习了“秋天”一组课文后开展的,最后咱们来一个串词比赛好不好?

  生回答。

  出示有关秋天的一些词语,请大家看看,读读,并以“秋天”为题目,把这些词语用进去,能把你收集到的词语用进去更好!

  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说后汇报。

  师生评选擂主。颁发奖状及擂主帽。

  师:没有取得擂主的小组不要灰心,不久之后,进入冬天我们又会继续打擂,加油啊!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 推荐阅读:
  • 《找秋天》教案(通用10篇)
  • 《父亲和鸟》教案(精选20篇)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通用21篇)
  • 找秋天教案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