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023-12-18人围观
简介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52页和练习十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准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52页和练习十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准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把小白兔请到我们课堂上,它有几句话要和同学们讲,请同学们注意听.

  2.(电脑演示)小白兔讲话:小棒,是我们数学课堂上的好朋友.小朋友,你能根据要求迅速拿出相应数目的小棒吗?(要求学生操作.)

  (1)34,请拿出34根小棒,先拿3捆,再拿几根?学生摆完后出示填空:34=30+( ).

  (2)57,先拿7根,再拿多少?学生摆完后出示:57=7+( ).

  (3)小白兔:下面这两道题你们会做吗?请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3+40= 20+70+6=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例1:34+2=

  (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再摆多少根.最后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4+2得多少呢?

  ①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用自己的语言与同桌讲讲“悄悄话”.

  ②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把34分成30和4,先算4+2=6,再算30+6=36).

  ③师小结:计算34+2,应先算4+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3)想一想,练一练.

  2+34=_____ 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练习:

  43 + 6 = □ 3 + 55 = □

  / \ │ / \

  40 □─┘□ □ □

  2.教学34+20.

  (1)让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

  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

  ②指名学生上台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不加2根呢?(因为要加2个十,而不是2个一.)

  (2)不摆小棒,你会算吗?

  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1页,完成34+20=,并给同桌讲讲“悄悄话”,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4,得54,教师强调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3)想一想,练一练.

  20+34=,想一想应该怎样算?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54 + 40 = □ 70 + 27 = □

  / \ / \

  40 □ □ □

  3.分析比较,揭示课题.

  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34+2和34+20,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点:第一个加数都是34,不同点:一个是加2,一个是加20.)谁来给今天学的内容起个题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比较34+2和34+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桌讨论一下.(加2,从个位加;加20,从十位加).教师指出: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小白兔:看到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我真高兴,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玩一个打靶游戏,(电脑演示)你们看,每个气球上都有一道题,如果你能做对的话,就会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加油吧!

  2.完成教科书第52页“做一做”第1、2题,做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52页“做一做”第3题.

  (1)审题,图中画的是什么?左边多少?右边多少?

  (2)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3)算出得数,说说第(1)小题是怎样算的.

  4.改错.

  小白兔:小朋友们,下面我带你们去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动物医院里住着小猪,小狗和小猴,他们每个做的题都出了问题,要请小朋友们当医生给他们看看病,看谁治得好!

  43+3=72

  50+32=37

  71+20=90

  5.夺红旗游戏.

  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限时3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后集体订正,奖励前5名一人一面小红旗.

  四、课堂小结

  小白兔: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有许多知识是通过同学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好数学.

  五、发展性训练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题吗?(28+30=)谁能很快说出得数,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23+6、44+5)当出现55+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相加不满10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进位加.(板书:不进位),当个位相加满10时,就是下节课所要学的进位加.你们回去后可以想想55+6怎么算?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是学生在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沟通情感,激发动力

  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种手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上课,教师通过亲切的语言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白兔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小白兔都伴随着同学们,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到乐学的状态.

  二、巩固运用,承前启后

  巩固有助于由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运用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检验和深化.通过巩固、运用,力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融汇贯通.在这一阶段,依据大纲,凭借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多样化训练:安排了“打靶”游戏,改错和“夺红旗”游戏,以巩固“双基”,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达到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标要求.在课的最后,根据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学生自编题练习,在编题中学生自己发现个位相加满十的情况,兴趣很高,顺水推舟布置学生自己试着做的家庭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篇2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5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十和( )个一组成37.

  34=30+( ) 57=7+( )

  2、口算:40+1=3+60=20+5=

  40+10=30+60=20+50=

  5+3+40=20+70+6=

  问:5+3+40和20+70+6你是怎样口算的?

  (5+3+40=?先算5加3等于8,再算8加40等于48.)

  (20+70+6=?先算20+70等于90,再算90加6等于96.)

  3、小结导入

  同学们对于以前学习的口算掌握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研究一个难题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4+2=

  (1)【演示课件】

  师: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题目?(板书:34+2=)

  下面就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集体讨论.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教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在34的后面再数两个数:35、36.)

  ② 先算4+2=6,再算30+6=36.

  问:为什么要先把4和2相加?3加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4和2都是单根的,表示几个一,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不能和几个十直接加.)

  随学生的发言,老师继续演示课件.

  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如果34加上的数比较大,再用数数的方法就太麻烦了.)

  师:请你自己说一说34加2的计算过程.

  (34加2等于几?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

  2、教学例1的34+20=

  (1)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猴子研究出了34+2的计算方法,现在小猴子又遇到问题了,如果把题目中的2改成20,该怎样计算呢?【继续演示课件】

  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再研究一下这道题.

  (2)学生试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44、54.)

  ② 先算30加20等于50, 再算50加4等于54.

  问:这道题中的2为什么要和3相加,不和4相加了?

  随学生说明理由,老师继续演示课件.

  (3)问:谁再来说一说34+20的计算过程?

  (34+20=?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师: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了这样的计算问题,你们确实很会学习.小猴子都在谢谢你们了.【继续演示课件】

  3、教学想一想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算两道题?板书:2+34=20+34=

  学生试着独立口算,然后指名说一说口算过程.

  4、比较:

  (1)比较一下,34+2和34+20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相同点:两道题都要把加数34分成30和4.

  不同点:加2要在个位上加,加20就要在十位上加.)

  强调: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比较34+2和2+34,34+20和20+34,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41+7= 53+30=

  5+24= 40+25=

  指名说口算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1、2、3题,然后订正.

  3、游戏:分类(在乐曲声中进行)

  每人一张口算卡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要根据口算的结果放到相应的盒子里,一盒是蔬菜(上面写着:小于50的数)另一盒是水果(上面写着:大于60的数).全部放完之后,集体检查每张卡片放的位置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后小结: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 板书课题:

  问: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五、作业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二的1题、2题.

  练习十二

  1. 53+4= 64+3= 1+47=

  53+40= 64+30= 10+47=

  2+76= 20+76= 60+23=

  2.50+35= 3+26= 13+40=

  44+5= 78+20= 29+30=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篇3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5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十和( )个一组成37.

  34=30+( ) 57=7+( )

  2、口算:40+1=3+60=20+5=

  40+10=30+60=20+50=

  5+3+40=20+70+6=

  问:5+3+40和20+70+6你是怎样口算的?

  (5+3+40=?先算5加3等于8,再算8加40等于48.)

  (20+70+6=?先算20+70等于90,再算90加6等于96.)

  3、小结导入

  同学们对于以前学习的口算掌握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研究一个难题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4+2=

  (1)【演示课件】

  师: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题目?(板书:34+2=)

  下面就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集体讨论.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教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在34的后面再数两个数:35、36.)

  ② 先算4+2=6,再算30+6=36.

  问:为什么要先把4和2相加?3加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4和2都是单根的,表示几个一,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不能和几个十直接加.)

  随学生的发言,老师继续演示课件.

  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如果34加上的数比较大,再用数数的方法就太麻烦了.)

  师:请你自己说一说34加2的计算过程.

  (34加2等于几?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

  2、教学例1的34+20=

  (1)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猴子研究出了34+2的计算方法,现在小猴子又遇到问题了,如果把题目中的2改成20,该怎样计算呢?【继续演示课件】

  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再研究一下这道题.

  (2)学生试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44、54.)

  ② 先算30加20等于50, 再算50加4等于54.

  问:这道题中的2为什么要和3相加,不和4相加了?

  随学生说明理由,老师继续演示课件.

  (3)问:谁再来说一说34+20的计算过程?

  (34+20=?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师: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了这样的计算问题,你们确实很会学习.小猴子都在谢谢你们了.【继续演示课件】

  3、教学想一想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算两道题?板书:2+34=20+34=

  学生试着独立口算,然后指名说一说口算过程.

  4、比较:

  (1)比较一下,34+2和34+20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相同点:两道题都要把加数34分成30和4.

  不同点:加2要在个位上加,加20就要在十位上加.)

  强调: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比较34+2和2+34,34+20和20+34,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41+7= 53+30=

  5+24= 40+25=

  指名说口算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1、2、3题,然后订正.

  3、游戏:分类(在乐曲声中进行)

  每人一张口算卡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要根据口算的结果放到相应的盒子里,一盒是蔬菜(上面写着:小于50的数)另一盒是水果(上面写着:大于60的数).全部放完之后,集体检查每张卡片放的位置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后小结: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 板书课题:

  问: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五、作业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二的1题、2题.

  练习十二

  1. 53+4= 64+3= 1+47=

  53+40= 64+30= 10+47=

  2+76= 20+76= 60+23=

  2.50+35= 3+26= 13+40=

  44+5= 78+20= 29+30=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篇4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5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十和( )个一组成37.

  34=30+( ) 57=7+( )

  2、口算:40+1=3+60=20+5=

  40+10=30+60=20+50=

  5+3+40=20+70+6=

  问:5+3+40和20+70+6你是怎样口算的?

  (5+3+40=?先算5加3等于8,再算8加40等于48.)

  (20+70+6=?先算20+70等于90,再算90加6等于96.)

  3、小结导入

  同学们对于以前学习的口算掌握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研究一个难题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4+2=

  (1)【演示课件】

  师: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题目?(板书:34+2=)

  下面就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集体讨论.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教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在34的后面再数两个数:35、36.)

  ② 先算4+2=6,再算30+6=36.

  问:为什么要先把4和2相加?3加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4和2都是单根的,表示几个一,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不能和几个十直接加.)

  随学生的发言,老师继续演示课件.

  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如果34加上的数比较大,再用数数的方法就太麻烦了.)

  师:请你自己说一说34加2的计算过程.

  (34加2等于几?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

  2、教学例1的34+20=

  (1)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猴子研究出了34+2的计算方法,现在小猴子又遇到问题了,如果把题目中的2改成20,该怎样计算呢?【继续演示课件】

  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再研究一下这道题.

  (2)学生试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① 用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44、54.)

  ② 先算30加20等于50, 再算50加4等于54.

  问:这道题中的2为什么要和3相加,不和4相加了?

  随学生说明理由,老师继续演示课件.

  (3)问:谁再来说一说34+20的计算过程?

  (34+20=?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师: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了这样的计算问题,你们确实很会学习.小猴子都在谢谢你们了.【继续演示课件】

  3、教学想一想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算两道题?板书:2+34=20+34=

  学生试着独立口算,然后指名说一说口算过程.

  4、比较:

  (1)比较一下,34+2和34+20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相同点:两道题都要把加数34分成30和4.

  不同点:加2要在个位上加,加20就要在十位上加.)

  强调: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比较34+2和2+34,34+20和20+34,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41+7= 53+30=

  5+24= 40+25=

  指名说口算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1、2、3题,然后订正.

  3、游戏:分类(在乐曲声中进行)

  每人一张口算卡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要根据口算的结果放到相应的盒子里,一盒是蔬菜(上面写着:小于50的数)另一盒是水果(上面写着:大于60的数).全部放完之后,集体检查每张卡片放的位置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后小结: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 板书课题:

  问: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五、作业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二的1题、2题.

  练习十二

  1. 53+4= 64+3= 1+47=

  53+40= 64+30= 10+47=

  2+76= 20+76= 60+23=

  2.50+35= 3+26= 13+40=

  44+5= 78+20= 29+30=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篇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2 8+10 50+7 4+20

  20+30 60+20 80+10 50+40

  2.口答:

  (1)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3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4)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3.30+40+6= 4+3+50=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再次出示算式:30+2,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师: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34+2.

  师: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

  2.教学:34+2=____.

  (1)动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4根,右边摆2根.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4人一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可能结合实物这样回答:

  先把单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并起来,然后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根小棒.

  也可能结合算式这样回答:

  先把个位上的4加2得6,再加30得36;

  十位上的30不变,个位上4加2得6,30加6得36.

  (2)观察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4加2呢?(因为个位上的4表示4个一,2表示2个一,4个一和2个一相加得6个一,是6)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色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板书:

  接着,可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把34分成30和4,先算个位上的4加2得6,再用6加30得36)

  (3)变式练习.

  试算:2+34=____(板书:2+34)

  师: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现在老师再把34+2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34+20=____

  师: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加整十数.

  3.教学:34+20=____.

  (1)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4根,右边摆2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2)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

  师:34+2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先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加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4,得54)

  板书:

  师:计算时要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个位上的数.

  (3)变式练习

  试算:20+34=____(板书:20+34)

  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应该怎样算,然后老师再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对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师:怎样计算这些题呢?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这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三)巩固反馈

  1.先说口算过程再计算.

  43+5= 43+50=

  2.口算:(一组一组地出示口算卡片)

  5+3 2+6 4+5 3+2

  35+3 92+6 4+25 3+72

  25+3 2+65 3+46 44+4

  25+30 20+65 30+46 44+40

  3.接力比赛.

  每行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6道题,从最后一位学生做起,每人做一道题(人数不够的由第一位学生完成),做完后往前传,由第一位学生交给老师,最先做完而且做对的一行为优胜,老师奖给每人一朵小花.

  以一张卡片为例,题目为:

  36+20 5+43 17+40

  50+24 8+31 33+6

  4.在教科书上做p.49做一做的第1,2,3题.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比较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集体讨论、试算等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法设计上还注意了知识的迁移,由30+2→34+2→34+20的变化,将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有机的联系起来,减小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坡度.另外,适时地进行变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并为学习加法交换律做了早期孕伏.

  在练习的设计中出现44+4和44+40一组式题,再次强化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篇6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2.会运用学具进行计算操作。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口述计算过程。

  4.继续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48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6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57=7+( )

  3.口算:5+3+40= 20+70+6=

  4.4+2= 30+2= 你是怎样算的?

  5.导入新课。

  像4+2= 30+2= 这样的口算同学们都会做了,如果把第二道题中的30 换成34,变成34+2,又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板书:34+2=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34+2= 。

  (1)34 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启发学生明确:3 捆小棒表示3 个十,4 根小棒表示4 个一。

  (2)在单根小棒下面再摆2 根小棒,表示34+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摆的小棒想一想:应该怎样得到结果是多少根?引导学生先把单根的小棒(4 根和2 根)合起来,再和整捆的小棒(3 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 根。

  (3)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34+2 的计算方法。启发学生明确:34可以看成3 个十和4 个一组成。计算34+2 应该先算4 加2 得6,再算30+6=36,所以:

  (4)反馈练习: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5)想一想:2+34=

  引导学生可以摆小棒算一算:要先算2+4=6(即个位数加个位数),再算6+30=36,所以2+34=36。

  或者启发学生思考,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是一样的因为34+2=36,所以2+34=36。

  (6)反馈练习:65+2= 6+69= 2+65= 69+6=

  2.教学例1:34+20=

  (1)出示算式:34+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2)图示:

  引导学生明确: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个位上的数。

  (3)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30+20=50,再算50+4=54,所以34+20=54。

  教师归纳板书:

  (4)如果把34 和20 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34=。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30+20=50,再算50+4=54,所以34+20=54。

  (5)反馈练习:教科书49 页,做一做2。

  3.引导学生对34+2 和34+20 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板书)

  三、巩固发展

  1. 85=80+( ) 63=60+( )

  49=( )+9 87=( )+7

  2.教科书49 页:做一做3。

  3.53+40=( ) 先算( )+( )。

  53+4= ( ),先算( )+( )。

  4.判断:(说出错误原因,算出正确得数)。

  50+35=85( )

  3+26=56( )

  13+40=17( )

  44+5=94( )

  78+20=98( )

  29+30=69( )

  5.算算比比:

  说一说上面两题计算方法有何不同?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1 题

  六、板书设计

  • 推荐阅读: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