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条据书信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一: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二:水晶棒棒糖
材料:12根竹签,4杯水,10杯白糖,晾衣用的夹子,6个玻璃杯,比较深的锅步骤1:
制作糖水:取4杯水和4杯白糖倒入锅里,中火加热。不断搅拌至白糖完全溶解,保持微沸的状态继续加入白糖溶解,直到再多就溶不了的状态(即完全饱和)。
步骤2:
关火冷却15分钟。这期间制作“糖衣竹签”:把竹签放水里沾湿,再放白糖里滚一滚,让竹签表面裹上白糖晾干。
不然干净的竹签直接放入热的糖水中,裹上的那层“糖衣”容易脱落,新生的棒棒糖附着不上去。
步骤3:
小心地把糖水倒入玻璃杯,可以加点你喜欢的食用色素。慢慢地把“糖衣竹签”插入糖水中,用晾衣夹固定。每个夹子可以夹两根竹签,注意竹签不能碰到杯底杯壁,因为棒棒糖需要“生长”的空间。
步骤4:
把杯子放在温暖朝阳、干净安全的环境中,静静等待。
步骤5:
等啊等啊等,一周后,就可以吃到亲手制作的棒棒糖啦。这个实验还能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延迟满足,果酱说过懂得等待的孩子会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三:吹泡泡液体的配制
具体步骤:一、方法一
1、用泡好的热茶水滤掉茶叶后加入一些白砂糖,搅匀之后滴入一些洗洁精,搅匀后冷却。
2、这种水用来吹泡泡非常好,因为白砂糖能增加泡泡的张力,所以泡泡能吹得很大,而且对学生的刺激也会小一些。
二、方法二
1、吹泡泡的佳配方为:2份洗涤剂、6份水、1——4份甘油。
2、因为,泡泡破了是由于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在溶液中加入具有吸水性的吸湿剂,防止水的蒸发,甘油就是这种物质。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四:疯狂的细菌
材料:2片切片面包,2个自封袋步骤1:
带上一次性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面包),小心取出一片干净的切片面包装入透明自封袋中,封好袋子。
步骤21:
另一片面包直接用手拿,放入自封袋封好。这一步骤可以让孩子亲自完成。
步骤3:
猜一下面包片会发生什么变化?
放置1个月,期间观察现象。这个实验还有一个妙用,可以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讲卫生,也许做完这个实验,你的孩子就从此告别小脏手了呢?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五: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材料:一碗水、针、镊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镊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慢慢地移出镊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
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
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六:色彩大爆炸
材料:牛奶,食用色素,肥皂液,棉签步骤1:
把适量牛奶倒入盘子,深度大概有1cm左右即可,静置。加入多种食用色素,红黄绿蓝各加一滴。尽量把色素都集中在中间位置。
步骤2:
用一根干净的棉签触碰牛奶的中间位置,会发生什么?好不要搅动牛奶,就只是用棉签的一端碰一下即可。
步骤3:
在棉签的另一头滴一滴肥皂液。用这一头再去触碰牛奶中间,这次要保持10~15秒不动。好啦~来欣赏爆开的色彩吧。
步骤4:
在棉签上再加一滴肥皂液再试一次。这次把棉签放在牛奶的不同位置。拿走棉签之后,牛奶里的颜色还在动呢!到底是什么让牛奶里的色素动起来的呢?
步骤5:
用水来代替牛奶,现象会是一样的吗?哪种牛奶效果好呢?脱脂的,还是全脂的呢?为什么呢?这已经算是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了——比较肥皂水对不同液体的作用。那么,你能从现象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废话不多说,给你实验原理,直接讲给孩子听。
原理: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液滴与肥皂液发生化学反应。
肥皂里的物质具有两性结构:一端是非极性的另一端是极性的,它可以破坏蛋白质和脂肪里的化学键,从而使其分散开来。非极性的一端是亲水的,这端就会溶解在水里;而极性的一端是憎水的,这性质跟脂肪一样,所以这端就紧挨着脂肪液滴。
就这样,肥皂水闯入之后,蛋白质和脂肪分子开始旋转跳跃不停歇。这些脂肪分子各种扭曲,导致色素分子被撞来撞去,就成了你看到的那种样子。而那些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牛奶发生的反应会更剧烈,也就是说,有更多的脂肪分子跟那些肥皂水反应。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七: 自制放大镜
材料:一个酸奶杯、两根橡皮筋、一杯水、两张透明塑料薄膜步骤:
1、将酸奶杯的杯底剪掉。
2、将一张塑料薄膜盖在杯子上面,让薄膜中间微微下陷一点,然后用橡皮筋绑好。
3、将水轻轻地倒在薄膜的凹陷部位。
4、将另一张塑料薄膜盖在上面,用第二根橡皮筋绑好。
原理:球面的容器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我们也把它叫做透镜。
如果你们去到郊外或野外,却苦于没有携带放大镜可以去观察小昆虫的奇妙世界,这个自制清水放大镜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八: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九: 阳光烤蛋
材料:一个生鸡蛋、一张黑纸、一张铝箔纸、一只小的玻璃瓶(能扣住鸡蛋)、一只大的玻璃瓶步骤:
1、选择一处阳光照射的小空地,铺上铝箔纸(隔热)。
2、用黑纸把鸡蛋包住,放置在铝箔纸上。
3、扣上小的玻璃瓶,外面再扣上大的玻璃瓶。
4、耐心等上大概1小时(如果选择正午,等待时间会短一些),鸡蛋就烤熟啦。
小贴士:取玻璃瓶时好小心操作,以免发生烫伤等意外。
原理:玻璃瓶具有聚光的作用,将阳光聚在一个焦点上迅速升温;选择黑纸是利用黑色吸收所有光的原理,加速吸光升温。虽然阳光烤蛋耗时较久,但想象一下自己剥开蛋壳看到熟鸡蛋的激动心情吧!这种无需用电或火的自然方式会让你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力量。
小学三年级有哪些实验可以做篇十: 让鸡蛋进瓶子
材料:一个完全熟透的煮鸡蛋、带有瓶颈和瓶口的玻璃瓶子(粗细不能小于鸡蛋横向宽度的一半)、三根火柴步骤:
1、把鸡蛋皮剥掉,注意不能弄破蛋白。如果能把蛋壳里的那层膜完整保留,那就更好了。
2、把鸡蛋准备好以后,就可以把其他道具摆放好了。相信肯定有人观看你的表演。
3、点燃三根火柴,轻轻放到瓶子里面,等待三秒钟。
4、把鸡蛋竖直立在瓶子口上。
5、鸡蛋就会滑进瓶颈里,然后落到瓶子里面!
小贴士:煮鸡蛋、冷却和剥皮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耐心。
原理:在瓶子里加热,里面的空气会膨胀起来。当空气冷却以后,就会将鸡蛋吸入瓶子里,而鸡蛋毫发无损。这个实验就像一个魔术表演,当其他小伙伴看到远大于瓶口的鸡蛋被迅速吸入瓶子,大概会惊喜地尖叫吧!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