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条据书信

护士考核制度改革,打造更公平竞争环境_护士考核制度落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024-05-07人围观
简介护士考核制度推荐度:相关推荐护士考核制度(通用5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 护士考核制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护士考核制度(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考核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士考核制度 1

  为了加强我院内涵建设,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杜绝护理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部参照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的相关要求,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护士考核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护士考核真正落到实处,医院成立护士考核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任组长,常务副院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副院长任副组长,各临床科室护士长、相关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具体人员名单见附件)。主要负责本院护士考核的监督管理,拟定护士考核工作相关制度,制定考核方案,对护士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结果评定,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护士考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护理部,护理部主任为护士考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护士定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二、考核原则

  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原则;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原则;客观、公正、公开原则;分类考核的原则;考用结合的原则。

  三、考核对象

  护理考核的对象为我院全体护士,分三个层次:工作1——2年护士、工作3——5年护士、工作6年以上护士。

  四、考核内容

  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术。

  (一)基础理论

  选自人卫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院内《护理管理文件》,主要选择与临床工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基本技术操作

  选自常用50项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我院八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五、培训考核方式

  针对层级护士,以理论与实践技能作为考核总体,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一)科室组织培训

  由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安排本科室护士培训。

  (二)医院组织培训

  由护理部组织安排各科护士长、各科派出进修人员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

  护理部将采取笔试、实际操作、口答方式按层级对各科室护士进行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凡院内组织的'各种培训考核,规定范围内的人员,必须准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不得替代。因值班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由科室护士长书面请假,护理部将安排其他时间对其进行培训。

  (二)建立护理技术档案,各次考核成绩都真实、准确的填入其中。

  (三)考核合格分数为80分,考试不合格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者医院将停止其护理工作,交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

  (四)年终将考试成绩、参加培训次数,综合在一起排出名次,给予奖励。

  (五)业务培训考核与职称评定挂钩(具体实施办法日后公布)。

  护士考核制度 2

  考核目标:

  为实现分层次培训的目标,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实施方法

  1、制定考核内容及标准: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根据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共制定了包括护理工作、敬业合作、职业道德、科研教学等四个方面的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考核表。

  2、学分考核: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25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其中Ⅰ类学分≥10学分,Ⅱ类学分≥15学分,且Ⅰ类学分Ⅱ类学分不能相互替代)。

  组织培训

  根据在职培训的特点,护理部主要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安排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安排岗位轮训、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组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应用培训、举办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临床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组织考核

  每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1次综合考核。不同岗位、不同技术职称人员考核,科室组成考评小组,岗位考核结果是岗位聘用、解聘、晋职、晋级、奖惩、任免等的重要依据,并与晋升档案工资档次、管理岗位津贴、岗位绩效津贴等挂钩。

  各级护理人员依据学分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年终由护士长进行汇总后报科护士长审核;科护士长将所管辖的全体护理人员的学分审核结果上报护理部。

  护士分层次使用措施

  1、每月及年终各护理单元对各级岗位护士的考核绩点表由护士长上报至护理部,护理部讨论核实后上交人事科进行奖惩。

  2、二级级岗的任职要保证高学历、高职称、高年制护士及专科护士的优先

  任职条件:

  (1)学历:大专本科及以上

  (2)资历:护士、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有带教历程2—3年

  (3)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理论,熟悉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技能,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任务。能指导下级护理人员解决本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有带教能力。

  3、一级岗位的任职条件:

  (1)学历:中专及以上

  (2)资历:护士及以上技术职务。

  (3)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理论,熟悉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技能,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任务。

  4.、辅助护士岗位的任职条件:

  ( 1)学历:中专及以上

  (2)资历:毕业一年及护士以上技术职务。

  (3)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理论,熟悉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技能,能协助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任务。

  护士考核制度 3

  为促进护士知识技能巩固、提高和扩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使各类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现制定护士分层次培训考核制度如下。

  一、培训目标: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二、实施方法

  1、制定培训考核内容及标准:制定不同的培训考核标准,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内容及标准应包括护理工作。

  2、各级各类护理人员根据培训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评价,与医院和科室绩效分配方案挂钩。

  3、学分考核:注册护士每年至少完成25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

  (其中Ⅰ类学分≥10学分,Ⅱ类学分≥15学分)。

  三、组织培训

  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培训形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四、组织考核

  根据科室及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结果,并与岗位绩效工资挂钩。

  各级护理人员按要求参加医院、护理部组织的各种比赛、考试考核,成绩记录个人技术档案,参与综合考核。

  护士考核制度 4

  一、目的

  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临床科室需要交接班的各护理单元。

  三、要求

  1.交接班要求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按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做好护理记录。

  (2)交班者整理及补充常规使用的物品,为下一班做好必需用品的准备。遇到特殊情况应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后方可离去。

  (3)接班者提前5-10分钟到科室,完成各种物品清点、交接并签名,阅读交班记录本,重点病人(如危重、手术、新病人)的病情记录。

  (4)交接班必须做到书面写清、口头讲清、床前交清。接班者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询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生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5)交接双方共同巡视病房,检查病房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等情况。注意查看病人的病情是否与交班相符,重病人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是否符合要求。

  (6)对特殊情况者,如情绪、行为异常和未请假外出的病人,应及时与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向院部汇报。除向接班护士口头交班外,还应做好记录。

  2.交班方式

  (1)书面交班。

  (2)口头交班。

  (3)床边交班

  3.交班内容

  (1)病人动态:包括病人总人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等人数,新病人、重危病人、抢救病人、一级护理病人、大手术前后或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及死亡等情况。

  (2)病人病情:包括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与疾病密切相关的检查结果,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如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性状、量;输液的.内容及滴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渗漏);病人的心理变化,病人对疾病的态度,家庭、单位的态度和支持情况等。

  (3)物品:包括常备毒、麻药品、抢救物品、器械、仪器等数量及完好状态。

  4.参加交班的人员

  护士长、交班护士、责任护士、接班护士、主班护士。

  护士考核制度 5

  考核目标:

  为实现分层次培训的目标,是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实施方法:

  1、制定考核内容及目标: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根据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共制定了包括护理工作、敬业合作、职业道德、科研教学等四个方面的各级各类人员考核表。

  2、各级各类人员考核标准:80分以上的享受100%绩效津贴并可参加优秀等级的评选;

  75-79分享受90%的绩效津贴;70-74分享受80%的`绩效津贴;65-69分享受70%的绩效津贴;60-64分享受60%的绩效津贴。

  3、学分考核:中级职称级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25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其中Ⅰ类学分≥10分,Ⅱ类学分≥15分,且Ⅰ类学分、Ⅱ类学分不能相互代替,每年完成国家级学分10学分),其他护理人员必须每年至少完成15学分。

  组织培训:

  根据在职培训的特点,护理部主要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安排岗位轮训、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组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应用培训、举办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临床科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组织考核:

  每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一次综合考核,不同岗位、不同技术职称人员考核,科室组织考评小组,岗位考核结果是岗位聘用、解聘、晋升、晋级、奖惩、任免等的重要依据,并与晋升工资档次、管理岗位津贴、岗位绩效津贴相挂钩。

  各级护理人员依据学分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年终有护士长汇总后报护理部。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