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礼仪范文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13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
游东坡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游东坡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原文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是指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筇杖:指竹枝。雪堂:是指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参考答案:
1、(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2、(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3分)B
4、(4分)(1)雪堂(2)仰慕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2
1.(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2.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 (3分)B
4.(4分)(1)雪堂(2)仰慕
《游东坡》翻译
对于苏轼,陆游一向怀有最高的敬意,这不仅仅是由于苏轼的杰出文学成就,也是由于苏轼崇高的人格精神。陆游曾称誉苏轼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⑦ 他在入蜀途中对苏轼的流风遗韵极为留意,仅在《入蜀记》中提及苏轼的就有十二处之多,上引第一则就是其中之一。黄州是苏轼的贬谪之地,也是苏轼的文学事业首次大放异彩的地方,他的'别号“东坡居士”就得名于黄州的一处地名。而今陆游亲临当年苏轼啸傲风月的地方,怎能不思潮澎湃呢?“东坡”、“雪堂”,自是当年苏轼的经行憩息之地。连“小桥”、“暗井”这种极为常见的地名,竟然也是得名于苏轼的名章迥句。陆游每到一处,即将所记诵的苏轼名句与眼前景象对照勘察,仿佛是随在苏轼的杖履之后一路经行,难怪他要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了。整段文字中充溢着对昔贤的景仰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沧桑之感,读来娓娓动人。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3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龙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4)为一郡之最( )
15.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16.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参考答案
14.(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15.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16. (3分)B
17.(4分)(1)雪堂(2)仰慕
《游东坡 [南宋]陆游》阅读答案 4
《游东坡 [南宋]陆游》阅读答案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15.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16.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参考答案:
14.(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15.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16. (3分)B
17.(4分)(1)雪堂(2)仰慕
文言文《东坡画扇》的阅读答案 5
文言文《东坡画扇》的阅读答案
【原文】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习题与答案】
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
(1)公熟视久之。 熟:仔细
(2)非故负之也。 负:拖欠
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 | ”标出来。
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3、从本文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
“适父死”; “所制不售”
4、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帮助制扇)
为政宽和,为人仁厚。或: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5、苏轼,( )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华横溢,诗词而外,他对散文也很擅长。请写出两篇你知道的苏轼的散文作品如( )、( )。
宋代,东坡居士,《石钟山记》、《赤壁赋》。
【翻译】
苏东坡先生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流泪的人。
【注释】
① 先生临钱塘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
② 陈诉:状告。
③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 某:我。
⑤ 适:适值,恰好碰上。
⑥ 不售:卖不出去。
⑦ 姑:姑且,暂且。
⑧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⑨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⑩ 草圣:草书。
⑩ 逾:通“逾”(yú):走出。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6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 “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
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状告。
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某:我。
⑤姑:暂且。
⑥发市:开张。
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⑧逾:走出。
⑨逋(bū):拖欠。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2)至懊悔不胜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苏东坡是、、的人。
【阅读答案】
1.职业经得住,能承担
2.暂且把你做的扇拿过来,我来帮你开张起来。
3.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
4.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乐于帮助他人书画技艺精湛(注意:“关心”是为官的角度;“助人”是为人的角度;“技艺”是素养的角度)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7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8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⑴公呼至询之
⑵某家以制扇为业()
⑶适父死()
⑷至懊悔不胜而去()
2.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参考答案:
1.⑴指代制扇者⑵职业⑶适逢、恰逢、正赶上⑷离开
2.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3.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陆游阅读答案 9
陆游阅读答案
陆游书巢
【原文】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痰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节选自宋;陆游《渭南文集》)
【注释】
① 栖于椟:藏在木箱里,堆在木箱上;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陈:陈列。
③觌看。④间:间或,偶尔,有时候。⑤槁枝:枯树枝。⑥就:走近,靠近。⑦既:已,已经⑧信:确实。
【参考译文】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 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 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 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也大笑着说:确实这象鸟窝。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或:有的 ②椟:木箱子 ③陈:置,放
④间:间或,偶尔 ⑤或:有时 ⑥就:走近,靠近
2.翻译(翻译句即原文划线句,翻译见参考译文,下同)
3.略
《东坡画扇》文言文阅读答案 10
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u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u:走出。⑨逋(bū):拖欠。
东坡画扇内容简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东坡画扇,出自(宋)何远《春诸纪闻》和苏轼《书南史卢度传》,由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来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东坡画扇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⑴公呼至询之()
⑵某家以制扇为业()
⑶适父死()
⑷至懊悔不胜而去()
2.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⑴指代制扇者⑵职业⑶适逢、恰逢、正赶上⑷离开
2.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3.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11
(宋)何薳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状告。 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某:我。 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⑧逾: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 职业 ) (2)适父死 ( 适逢、恰逢、正赶上 )
(3)非故负之也( 故意 ) (4)至懊悔不胜而去( 离开 )
2.从本文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答: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
苏东坡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帮助制扇者。
3.苏轼,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华横溢,诗词而外,他对散文也很擅长。请写出两篇你知道的苏轼的散文作品如《石钟山记》、《赤壁赋》。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12
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东坡画扇内容简介:
东坡画扇,出自(宋)何远《春诸纪闻》和苏轼《书南史卢度传》,由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来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东坡画扇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⑴公呼至询之
⑵某家以制扇为业()
⑶适父死()
⑷至懊悔不胜而去()
2.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参考答案
1.⑴指代制扇者⑵职业⑶适逢、恰逢、正赶上⑷离开
2.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3.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13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u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
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u: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⑴公呼至询之
⑵某家以制扇为业()
⑶适父死()
⑷至懊悔不胜而去()
2.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