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礼仪范文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

2024-08-20人围观
简介相关推荐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通用6篇)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欢迎大家参考!  全国爱
  • 相关推荐
  •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通用6篇)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欢迎大家参考!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 篇1

      一、活动主题

      “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二、时间安排

      2017年3月3日,有条件的地区可酌情延长活动时间。

      三、宣传重点

      大力宣传、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公众自觉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重视儿童听力残疾的预防与康复。

      大力宣传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相关法规、政策,推动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普遍开展,促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与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有效衔接。

      大力宣传我国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动员社会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关注、支持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关注、支持我国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事业。

      四、工作要求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残联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积极协调教育、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及时成立“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根据部门职责合理分工,协调行动,确保“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要创新宣传形式,推动实际工作。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活动,确保宣传效果。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消息,传播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要继续采用举办专题讲座,组派小分队进农村、入社区等形式将宣传教育活动与听力检测、咨询等便民服务活动有效结合;要广泛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爱耳日”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的氛围;要继续在首都北京和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打造品牌宣传活动。

      各地要努力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推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开展。要积极行动,通过邀请政府领导视察、制定出台政策、组织社会爱心捐赠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中的具体困难。

      (三)要及时做好活动总结。

      各地残联负责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要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及活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于2017年3月15日前报送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惠新里甲8号,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宣传策划处。

      五、宣传口号

      ——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利国利民

      ——保护孩子的听力,自觉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力健康从早抓起—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

      ——全社会共同关爱听障儿童

      ——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 篇2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人员:

      活动目的:

      为有效开展聋儿预防工作,减少耳聋发生,通过爱耳班会活动,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耳朵的一些知识,唤起学生的防聋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活动准备:

      学生查找历次我国爱耳日的主题内容及了解相关的爱耳知识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情

      (播放音乐,令学生陶醉在悠扬的乐声中)

      主持人: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是啊,悠扬的乐声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如果耳朵失聪了,那又会是怎样呢?(指名回答)

      二、珍爱听力知识抢答

      主持人:耳朵是语言交际、音乐欣赏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2007年3月3日是第八次全国爱耳日,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言语残疾人127万,这是一个数量众多、困难突出的社会群体,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听力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发育与成长。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问题1:“爱耳日”为几月几日?(3月3日)

      问题2:我国爱耳日活动从哪一年开始?(2000年)

      问题3:为什么要设立爱耳日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爱耳意识,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问题4:今年3月3日为第几个“爱耳日”?

      三、珍爱听力知识园

      主持人:目前,我国听力语言障碍人数高达2057万,北京现有听力语言残疾人达20多万,而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2万至4万的速度递增。在这些存在听力障碍的人当中,因为不在意保护而造成后天失聪的占80%以上。专家表示,耳部及听力受伤害的群体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会对脆弱的耳朵产生伤害,如果不注意用耳健康,那么您将遭遇名副其实的“无声”。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谁通过查资料,知道耳的预防保健知识?

      1、耳不妄听不同的声音或语言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因此,不听对健康不利的东西,且音量要适宜。听广播也要有选择地听。

      2、耳勿久听如久听噪音可发生噪音性耳聋。强烈的声音对听力损害更大,可闭口掩耳避免之。听时间久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听力疲劳,如有时开长会,中间不休息,效果就会降低。

      3、叩鸣天鼓静坐闭目养神,用双手心紧贴两耳孔,五指贴耳后脑部,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叩后脑部24次,然后快速将双手掌离开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强志、聪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双手按、揉摩两耳廓,再牵拉两耳廓,以其发热发红为度,反复进行多次。可在鸣天鼓后进行。

      5、防药损耳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毒素和氯霉素等,可引起药物性耳聋,尽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欲话说:“耳不掏不聋”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痒用火柴棒、头发夹和毛线针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损伤发炎化脓,应当禁止。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必要时可就医耳科检查处理。

      主持人:其实,要保护您的耳朵,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让自己更聪一点,不算太难,注意、呵护有关耳朵的细节,就一定会让你拥有一对健康的耳朵,享有健康的听力。说说你以后会怎样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

      1、避免长时间待在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演艺酒吧。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P3等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高,时间别太长。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6、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游泳时要用防水耳塞。

      主持人:珍爱听力,快乐成长。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耳朵的保健。

      四、班主任老师总结发言(提出希望:让我们“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五、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活动准备:

      会发声音的小乐器、课件《机灵的耳朵》。

      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

      1、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

      2、听一听有些什么声音?

      3、你是怎么听到的?

      二、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1、师播放课件《机灵的'耳朵》,幼儿倾听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喇叭声、歌声、铃铛声、说话声等。

      2、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游戏:谁的耳朵灵

      1、请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老师在他们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响一种乐器,请他们用手指出声音从哪里来。

      2、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四、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请幼儿捂住耳朵,老师轻声说话,体验听不见的不方便。

      2、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3、小结: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乱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听到很响的声音要张大嘴巴。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耳朵,让它变的更机灵好吗!”

      五、爱耳日

      为了让大家重视耳朵,我国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大家要记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爱耳日”。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爱耳日

      2、孩子为什么会聋?

      3、怎样防治?

      教学重点:

      人的耳朵由哪几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预防耳聋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爱耳日

      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的“爱耳日”,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的发生,加强耳病的防治,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体素质。

      二、为什么会耳聋

      孩子为什么会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由于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聋而药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万多名聋儿中,大约有一半是由于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一个健康的孩子因为在发烧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病好之后却发现孩子耳朵听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组成

      人的耳朵由哪几部分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传音、扩音作用;

      3、内耳具有位置觉、平衡觉和感音作用。

      四、耳聋能遗传吗?

      先天聋的发病率约占我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稳性遗传。具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为近亲结婚。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聋的主要因素。

      五、预防耳聋

      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到:

      (1)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

      (2)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

      (3)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

      (4)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史。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 篇5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听声音,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关于耳朵为什么能听音的科学视频;

      2、耳朵的结构图;

      3、各种声音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画“3(反着)3”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图,像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

      2、师:你们知道吗,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要来上一节班会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我们的耳朵。

      二、活动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讨论交流:(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听声音。

      B:耳朵是用来听话的。

      C:耳朵可以听故事。

      D:耳朵可以听音乐。

      E:眼镜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们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学生回答)

      2、认识耳朵的结构。

      师:同学们,耳朵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呢?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播放关于耳朵的科学视频)

      师:谁听明白了?(让学生复述)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师: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们听故事、听声音……

      说明我们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耳朵呢?

      (2)讨论交流:

      A:不能对着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

      C:洗澡时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听到很响的声音要捂住耳朵……

      (3)师生共同小结:

      不随便挖耳朵;

      不随便往耳朵里塞东西;

      不对着耳朵大声喊叫或说话;

      听到很响的声音人要走开或张大嘴巴;

      当有水进入耳朵时,请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净;如果左耳进水就抬起右腿,把头偏向左侧,用手拍右耳,使水从左耳流出来。

      (4)师:如果不保护耳朵,耳朵会怎么样呢?

      A:耳朵会受伤

      B:耳朵会听不见声音

      C:耳朵会聋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补充介绍:如果不保护耳朵就可能会使耳朵的内部一些部位受伤,耳膜如果破了就会听不见声音。

      5、游戏“看谁耳朵灵”

      (1)师:“小朋友们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护耳朵。现在老师想试一试你们的耳朵灵不灵!”

      师:“灵!”

      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看谁耳朵灵’”

      (2)游戏。(播放声音,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三、总结

      1、交流收获:通过今天的班会课,你有哪些收获?(生回答)

      2、师: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的耳朵。

      全国爱耳日主题班会 篇6

      活动主题:

      珍惜听力,健康成长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日

      活动地点:

      二年级(3)教室

      活动人员:

      全体学生

      活动目的:

      通过爱耳班会活动,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耳朵的一些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遍。(耳朵)

      二、讲授耳朵结构

      由外向内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被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传递,引起鼓膜振动。振动波通过听小骨增大振动力量,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保护耳朵的方法

      1、洗澡时,用棉花球轻轻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时不要老吸鼻涕。

      3、有听力的同学,听到巨响,要迅速张开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随便掏耳朵。

      5、经常捏耳垂,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四、助听器的作用

      助听器只是一种辅助装置,它能帮助人们听到声音,从而有力的帮助人们学习语言,但不能代替人们学习掌握语言。助听器的作用是让我们“听到”声音,而“听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听得清楚)声音则是由大脑的语言识别中枢系统来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五、正确佩戴助听器

      初步带助听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先在家里这样安静的环境下带,一天带两三个小时,每天佩带的时间逐步增加,大约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带。之后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杂的地方佩带就没有问题了,佩带助听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带,一方面解决您的听觉困难,言语分辨不清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的残余听力,免受过大声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长时间刺激大脑神经,恢复大脑对某些频率声音的记忆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无害!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