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论文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10篇精选范文_
1.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一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这里的每一个节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喜气洋洋。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的元宵节有多热闹吧!傍晚七点多,我就拉着妈妈去星月广场看花灯。到了星月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八个用塑料花装饰的大字:“幸福、和谐、富民、安康。”街道两旁热闹非凡,有卖孔明灯、红牛角灯……的小摊,我便停在一个小摊的前面,让妈妈买了一个孔明灯。
然后我和妈妈就开始看花灯。啊!广场上到处亮堂堂,远远望去,点点灯光在黑暗的衬托下与天空中的星星融为一体。正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呀!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这里的周围挂着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望着这些数不胜数的花灯,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星星。看,这个花灯上画着嫦娥与后羿;看,那个花灯上画着一棵很高的槐树;哎,那边还有一连串不同造型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猫……等等。花灯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犹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着合影,相机闪个不停。
看完花灯,我和妈妈坐在一个楼梯休息,看见有许多人在放孔明灯,我便让妈妈和我一起放孔明灯。妈妈把孔明灯从袋子里取出来,把铁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灯撑起来,妈妈马上把孔明灯下面的那一小块蜡点着了,我把孔明灯轻轻地往上一推,它就飞起来了。我的孔明灯越飞越高,天上的孔明灯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终盯着属于我自己的那个孔明灯……
放完孔明灯之后,我就和妈妈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花灯可真漂亮,真希望家乡一年有好几个象这样的元宵节,这样我就可以多看几眼那美丽的花灯了,还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灯。
2.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二
我的家乡是大兴安岭的一个美丽小镇,清澈的多布库尔河依山围绕在小镇的周边。今天我先不说家乡那隆重的春节,而是描绘一下春节后的又一巅峰——元宵节。春节过后,正月十五在我们殷殷期盼中姗姗而至。从清晨睁开眼睛开始,我们便期待黑夜的降临。终于团圆晚饭过后,“真正”的元宵节开始了……
家乡的元宵节没有赏花灯的习惯,但它特有的风俗却是我们孩子欢乐的极致。晚饭过后,在大人的带领下家家门前燃起一堆篝火,顷刻间一条欲腾的火龙就盘旋在镇子中,大人的叫喊声,孩子的欢呼声一下子就充满整个镇子。待篝火快燃熄时一家一家的人们不约而同的就会向我们共同的目的地走去。
那是围绕在镇子周的多布库尔河,严冬已将河面结实的封冻起来,厚厚的积雪棉被般的铺在河面。兴奋已经把深冬的寒冷赶走,雀跃间我们就来到了河面,插好手中的灯笼,几个家庭结成一个个的团队围成圈开始点燃烟花炮竹,宽广的河面顿时就成了烟花世界。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呯,呯”随着响声,升上去的烟花散开了,一朵接一朵交错在天空中形成绚丽缤纷的画面,孩子们兴奋地欢叫着,跳跃着,夜空被五彩斑斓的烟花装点的异常美丽,异常动人。待烟花绽放过后,大人孩子一起就会在河面上打起滚来,老人说,人有几岁就要滚几圈,这样烦恼疾病就会被统统的赶走,在碰撞中所有的人在雪地欢滚起来,孩子们大声数着圈数,大人们都有点气喘嘘嘘,但欢乐感染着每一个人……开心的疲惫过后,我们回到家会围在一起品尝美味的汤圆,回忆着烟花的美丽,倾谈着雪滚的畅快,桌子四周的亲人们都会觉得生活如汤圆般的甜美。
带着笑意我会安然入睡,但元宵节的欢乐却会带给我一年的回味……
3.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三
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漯河市,照家乡的规矩是要吃汤圆的,但最让我难忘的是看灯。放烟花,那是一年中街上最热闹的日子了!到处人声喧哗,喜气洋洋。元宵节一早,我就问问到了一股糯米的清香和一阵桂花的芳香。我迫不及待的冲向厨房,原来是一碗汤圆!一个个白玉圆润的汤圆密密麻麻地挤在汤中,热气腾腾,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清香,让人直咽口水。拿勺子舀上一个汤圆,那汤圆天生的光泽,反射了周围明亮的灯光。迫不及待的一口咬下,香味立即弥散了整个口腔,扩散到全身。元宵节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的意思,谁吃得多,谁得到的快乐就最多。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河堤上看烟花。我们一家焦急又耐心的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西望不见头,从东看不见尾,人山人海。
过了很久,只听“嘣”的一声,天空中出现了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焰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鸦雀无声。接着,天空中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仿佛鱼儿们也在它们的家园里放烟花呢!“轰”的一声,空中炸开一朵朵“蝴蝶”,逼真极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入下,直入水面。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快乐。难忘!更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民俗!
4.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四
我家乡最有特点的节日是元宵节。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呀!这不才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向菜市场奔去,我家也不例外。我和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场买来大包汤圆。回到家,妈妈拿出准备好的“锅碗瓢盆”,只听“哗”的一声,元宵下锅了!
元宵做好了,真香呀!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元宵,顾不上烫,也顾不上斯文,放入嘴里,轻轻咬上一口,又甜又糯,一种既美好又满足的感觉立刻油然而生,屋里也立刻被幸福、快乐所包围着。
晚上我们一家人吃饱喝足后,来到街上游玩。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照亮了大街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人们温暖的心房!人们欢聚在一起,这里充满着笑声与欢乐!
5.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五
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响,游神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爱的金童玉女,还有恐怖的黑白无常,最后才是微笑地俯视着人们的“娘娘”……。我们跟在队伍的后面,走街串户,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日子是我们的日子,因为有着娘娘的庇佑,我们就是犯了错,大人也不会责罚小孩的。
正月里雨经常会淋淋沥沥地下着,天阴沉沉的,很是讨厌,可是十五这一天是我最喜欢的日子,因为那一天天是最蓝的。
6.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六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仙居县,我们家乡的元宵节可有意思、可热闹、可好玩啦!传统的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可我们仙居却把正月十四作为元宵节。据说,元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敌人元宵节这一天来攻打,便把元宵节提早了一天。后来,人们便把正月十四作为元宵节。
元宵节期间最特别的是每年正月十四夜,家家户户做“菜羹”吃,就是把家里的米粉加入野菜杂食做成;正月十五要吃“咸酸粥”,就是把春节以后吃剩的好菜都放在一起煮。
元宵节也是花灯节。在正月十四这天夜里举行花灯会,人们聚在一起赏花灯、猜灯迷。花灯的品种琳琅满目,其中就有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民间称为“唐灯”。在乡村,还有舞龙、舞狮子的习俗。各种板凳龙、卷地龙、九狮挪球等表演,都非常有特色,十分好看。家家户户在门前迎龙、迎狮子。迎了龙、迎了狮子,表示这一年会有好兆头。
家乡的元宵节蕴含了几千年来仙居人民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我爱家乡的元宵节!
7.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七
我的家乡在梅州的蕉岭县,那个小村子里住着不少少数民族,因此每到过节的时候,少不了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县里总是格外的热闹。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些节目吧!节目一:烧火龙
烧火龙是我们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日,就我们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我们县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年元宵之夜举行火龙表演,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火龙表演十分的壮观,会有许多人来围观,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汇聚一堂,整个蕉岭县都沸腾了。
节目二:赏花灯
不过,我们县元宵最为精彩的活动还是非赏花灯莫属了。我们这的花灯不同,蕉岭县的灯不同于北京的宫灯,上海的龙灯。这儿的花灯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独特,有纱灯、活景灯、吊灯、提灯等等,我最喜欢是活景灯,灯以戏剧民间故事为主题,赏完灯,也就看完了一部部民间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动物灯,记得我第一次看赏花灯的时候是在幼儿园,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花灯,只是觉得那些动物闪闪发光,十分漂亮。我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妈妈,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哈哈大笑,笑声中我明白了许多关于花灯的知识。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来我这过元宵呢?我在这里等着你来哟。
8.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八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乡最精彩、最热闹的佳节。正月十五扎龙艺闹元宵是家乡的传统习俗,是家乡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盛大活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酒足饭饱之后,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大街两旁,谈笑着,张望着,等待“龙艺”的到来。
八点左右,龙艺队伍浩浩荡荡从侯山宫出发了,只见侯山宫的玄坛元帅神像作先锋,龙艺队、彩旗队、车鼓队、八音队依次排列,十几辆彩车装扮一新紧跟在其后。
古今结合,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每条龙艺由“龙头”、“龙段”、“龙尾”部分组成。龙段由几十块“艺板”连接而成,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车模样,并点缀着许多花草和彩灯。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块艺板上还站一位小朋友,他们打扮戏曲人物的模样,撑着一把小伞,笑眯眯地看着人群。龙艺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嗖,嗖”,无数烟花、礼炮腾空而起,绽放出一道道绚丽的景观,像天女散花,像流星雨……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五彩缤纷,装扮着美丽的夜空,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鼓乐声、鞭炮声、欢笑声汇成了一支美妙的交响乐,整座县城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9.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九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吃的不是汤圆,而是一种叫“团子”的食物。“团子”的“团”字,是家乡人根据它的形状这样叫的。我查了一下字典,有一个米字旁的“团”字,简化后也是这个“团”字,故本人索性将其称为“团子”。团子是这样制作的:将淘洗过的大米磨成粉,和上一点水在锅里炒至半熟放置一旁,将腊肉、莲藕、胡萝卜等切丁炒熟了做成馅,然后把调好的米粉揉成橘子大小的圆球形,在中间捏一个窝放进馅料,再又将其揉搓成雪白光滑的圆球形,上蒸笼蒸熟即可。团子不甜不腻,口感很好,既能吃饱,同样和汤圆一样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我的家乡在农村,元宵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主人吃过早饭后,就会用水泡一些大米,等水浸透大米后将其捞起,铺开放在通风或向阳处晾干,再用石磨磨成粉。过不了一会儿,出嫁的闺女和女婿,以及儿子儿媳都已带上孩子过来了,这个家将不再安静。孩子们在各家院子里燃放着鞭炮,嬉戏打闹。女人们则走进厨房帮老人炒米粉、炒馅儿、包团子,并将过年吃剩的腊肉腊鱼拿出来,洗净剁好。能干点的女儿或儿媳这天还将亲自掌勺,除煎、卤、烹、炸外,在蒸团子时还会蒸一些新鲜的鱼肉和时令蔬菜。男人们就很悠闲了,或聚在一起抽烟,或相互说着今年的“财喜”(即过年打牌输赢情况)。整个院子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太阳还未偏西,厨房就飘出了蒸笼里那特有的香味。在女人们的招呼下,男人们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就端上了桌。最诱人的还是那一个个雪白的,圆圆的,拳头大小冒着热气的团子。三两个团子放在碗里,煞是可爱。一家人围坐一起,男人们推杯换盏,豪情壮语。此时的话题已撇开“财喜”,鼓吹最多的是自己今年的发财计划。女人们则一边吃团子,一边照顾自家孩子,偶尔也会插上两句,见自家男人醉话连篇时,也会忍不住嗔怪几句。
稍微大点的孩子,直接抓着一个团子一边吃,一边围着桌子嬉戏打闹。一不小心,团子掉在地上,滴溜溜地滚出老远,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早已被等候一旁的鸡鸭一拥而上,啄了个精光。等到太阳落山了,男人们的脸红了,女人们笑了,孩子们吃饱了、玩累了,整个乡村也醉了。
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一家人会团聚一起,喝酒、吃团子、聊家常,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这传统节日,尽享天伦之乐,共享团圆之福。所以,出门这么多年,每当提起元宵节,我的心头掠过的依然是在家乡过元宵节的情景,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一幕幕热闹而温馨的画面,总是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10.家乡的元宵节作文范文 篇十
我长这么大,每年的元宵节都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濮阳的元宵节是喜庆的。每年的元宵节,绿色庄园都是人山人海,车都要排成一条“长龙”了,这些人是要去干什么呢?他们是要去看花灯,绿色庄园的花灯样式繁多,造型美观,新颖别致。漫步在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有古朴典雅的官灯,有色彩鲜艳的孔雀灯……。我觉得最漂亮的还是那盏用一朵朵小花扎成的“花球”灯。它是由六个不同颜色的花球组成的,中间是一个大花球,周围是五个颜色各异的小花球。每个小花球都点缀着一条条不同颜色的绸带迎风飘扬,而且每朵小花的花蕊都有一盏小灯,亮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显得特别的鲜艳夺目。
濮阳的元宵节是热闹的。大街小巷都是人,广场上都摆满了玩的、吃的,有卖玩具的、有卖小吃的,有的是蹦蹦床,还有小孩玩的汽车……应有尽有,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
濮阳的元宵节是祥和的。元宵节,是必须要吃汤圆的嘛!白白的汤圆,圆溜溜的,看着都想流口水,汤圆有黑芝麻的、有草莓味的、有哈密瓜的……保准让你吃了一碗又一碗,让你好吃的停不下来。
濮阳的元宵节是不是特别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