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合同范本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精选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精选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一
在我的老家安庆,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清明节祭祖”,别认为这很普通,其实我们全家人对其是非常重视的。
在离老家几十公里处,有一个小镇——许岭镇,是我们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许岭,安葬着我们徐氏几十代先人们。
山上,数不清的树木,荒草和荆棘,证实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为了祭拜祖先,我们也不会屈服,折断多余的树枝,踩平多刺的荆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坟地,我们看见了大大小小的坟。爷爷带路,先找到我们最亲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坟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张纸钱插在坟头上,接着叔叔拿出一叠纸钱在墓碑前点燃,我当时亲眼看见墓碑上玄孙一栏里有我和两个弟弟的名字,还有几个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的名字,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为什么他们没有来祭祖呢?也许是他们在外地过年,没有回来。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们就要给祖先叩头了,叩头时,先要双膝跪下,然后双手触地掌心向上,叩头三次,这样重复三遍才是对祖先最恭敬的礼节——三拜九叩大礼。最后,我们要把祖先“请回家”。
回家后,要将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还要摆上供品,这供品也是有讲究的,鸡、鱼、肉、豆腐、糕点、水果、酒、茶等一样都不能少,而且鸡和鱼的头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饭,在吃年夜饭时,餐桌上也要空一个座位,那是留给祖先享用美食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断的,否则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们就要送祖了,送祖时要将供品移到餐桌上,鸡和鱼的头也要向着门外,我们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门外拜三拜,以示将祖先送回到极乐世界。这样整个清明节祭祖仪式才算结束。
就像奶奶祈祷时说的那样,祖先们时时刻刻在身边保佑我们,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让我们也时时刻刻怀念他们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二
照我们_的老规矩啊,春节就得吃蛋卷。听奶奶说,蛋卷一圏一圈的,寓意着团团圆圆。蛋卷金黄诱人,单看它那样,就够你咽好几口唾沫了。
奶奶带着我到街上买蛋卷的食材。一上街,喧闹声响彻云宵,一群人挤在卖鸡蛋和猪肉的摊边,一边挥手一边叫嚷:“老板,给我来二十个鸡蛋!”或是“老板娘,给我砍三斤猪肉”我们差不多等了两个小时,才买到鸡蛋,猪肉和糯米,谁让今天全村的人家里都做蛋卷呢。
回到家,我洗好手,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将买好的鸡蛋清点了一番,共有六十个,奶奶说要把这些鸡蛋全都做成蛋皮,我瞪大眼睛深吸一口气心想:这么多,能做得完吗?开始打鸡蛋了,奶奶边打鸡蛋边给我说起来了蛋卷的由来:“很久以前,村子里有一个喜欢吃金子的怪物,大年三十的时候它都会来抢金子吃,如果吃不到,它就会把整个村子掀翻!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将鸡蛋肉加在一起,做成金币的颜色形状,把它喂给怪物吃,这下子村庄和金钱就都保住了。”
故事讲完了,该做蛋皮了,将蛋液倒入油锅里,小火等个三十秒,蛋液成形后铲出锅再把它晾凉,一片金黄色的蛋皮便完成了。我跟着奶奶的步骤试着做了一个,不错,简单又有趣。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劳动,不久之后,蛋皮已经叠得很高了。接着就是剁肉馅,这可是力气活,我从袋子里抱出两大块猪肉,随后叫来表哥一起帮忙,将猪肉放在切菜板上,双手持刀,三个人六把刀有节奏的敲起来。先是把猪肉切成小肉块,最后再剁成烂肉泥。再将肉和糯米搅拌在一起,加入生抽老抽鸡精盐,还有辣子粉(湖南人爱吃辣)继续搅合。肉馅制成以后就可以开始做蛋卷了,一层蛋皮一层肉馅的铺好,要重复三次,然后把它卷起来,最后上锅蒸熟就好了。
太阳静悄悄地落下,最后一抹晚霞也在人们的欢笑声中不见了踪影。客人们越来越多,他们围在桌旁,有说有笑的。“蛋卷来喽”奶奶一声吆喝,大家都围了上来,我尝了一口,蛋香肉香瞬间涌上味蕾。大家举杯欢庆:“新年快乐!”奶奶做的蛋卷,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口口夸赞说比外面酒店的好吃呢。
蛋卷不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我们_的“代名词”,是_的代表食物,我希望春节吃蛋卷这个习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邵阳的精彩。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传统风俗,我们四川资阳也有许多的传统风俗。
在中秋节这天,风俗就是打粑、吃麻饼、蜜饼、放孔明灯、放河灯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只有着放孔明灯、放河灯这几个风俗得以流行。
中秋节到了,家家屋里都存着几箱月饼,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一边吃着月饼,一边问着妈妈问题,“妈妈,中秋节放河灯、孔明灯是纪念谁的啊?端牛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那中秋节呢?”我疑惑的说着。妈妈笑了笑,说道:“你听过嫦娥奔月吗?”我点了点头,“那嫦娥是吃了一颗仙丹才奔上了月,所以在中秋节这天放河灯、孔明灯是纪念嫦娥的。”“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这才恍然大悟。
中秋节的月亮是一年里最圆的圆月,但只赏月,这不太孤独了吗?其实,中秋书晚上是会放河灯与孔明灯的。月亮高高悬挂在天边,月光洒在了人们身上,可沱江河并不是安静的。泡江河人山人海,一群人围着河岸边放河灯、孔明灯。
所说的河灯就是像一个盘子的荷叶上托着粉红色的荷花,荷花中央有着一块小蜡烛。我拿着打火机点燃了中间的蜡烛,把河灯放进了河里,沱江河面上全是河灯十分壮观,而这些河灯也寄托着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在河中荡漾。
孔明灯是红色的大纸用几根木棍支撑在一起,下面托着一块白色蜡烛。这孔明灯就是来纪念孔明先生的。也象征着祝福,纪念。我拿着笔在孔明灯上写下了我的祝福与心愿,让孔明灯带着我的祝福与心愿飘向天边。我把蜡烛点燃了,双手托着孔明灯下的木棍,将孔明灯往上抛了一下,孔明灯也歪歪斜斜飘了上去。孔明灯飘在了高空中,黑色的夜空中,一盏盏孔明灯像萤火虫一般,我怎么找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孔明灯。孔明灯飘得越来越高,就像一颗星星在天边。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这首诗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虽然不能在这一天和亲人相见,但孔明灯,河灯已经替我们送到了祝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四
说起我的家乡呀,那真的是有许多特色呢。如盐水鸭、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说到这里,你一定猜到了吧,那就是南京,虽说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们这里的节日风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当这时,大人们都忙着包粽子,粽子的种类也很多,有白粽子、肉粽子、咸蛋黄粽子、红豆粽子等等。小孩们也不闲着,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做香包,据说香包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去年,端午节的前一个星期,我们社区通知将在端午节期间组织一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动,要求社区的小朋友也要参加。看到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这天早日到来。
期盼已久的活动日子终于到了,我们来到社区,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了。活动开始了,先由一位大姐姐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再由一位奶奶给我示范了如何包粽子。现在该我们上场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们的方法,首先,将两片粽叶拼在一起,把它们理平整;接着,把它们卷成一个带柄的漏斗;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一片粽叶封口;最后,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在粽子底部和封口处绕几圈扎紧。可是不管我怎么包,粽子都会漏米。这时,一位老奶奶看了之后就是“你包的粽子貌似吃多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米放多了。经过几次练习,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它像一只小号的靴子。等我包好五个粽子,已经满头大汗了。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做香包,就是用热熔枪将两片带有图案的布片的三边粘在一起,再往里面放入一些干花和中药材,最后把口封好,这样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活动快要结束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会把我们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这时,我感觉家乡的风俗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家乡的风俗我爱你,你带给我汗水和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五
去年的除夕,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远在外地、多年未回家的爸爸妈妈回家过年了,我们全家终于团聚了。此时此刻,全家人围坐在一桌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爸,这几年,你辛苦了!”我爸爸举起酒杯对爷爷说:“感谢你对孩子们的照应,来,我敬你老一杯。”奶奶一个劲地给我们姐妹俩夹菜,全家人吃呀,喝啊,一个个笑容满面。我和妹妹更是快乐无比,因为在农村,我们小孩子平时根本上不了饭桌,今天却可以像大人一样围着桌吃,尽情品尝着丰盛的美味菜肴。
吃过饭,大人们收拾饭桌,我们小孩子耍耍闹闹,等着爸爸妈妈给那盼望已久的压岁钱。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喜气洋洋地将包好的大红包交给我和妹妹,妹妹拿着后乐得手舞足蹈。我郑重地打开一看,里面有10元钱和一张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祝萱萱新年快乐,学习进步!”我顿时乐坏了,虽然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并不多,但却表示了他们的一番心意,那张小小的卡片,饱含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无尽的爱。当时,我激动得差点流出眼泪来。
“嘘……啪……”四处响起了烟花声,我跑出门一看,一朵朵烟花陆续上升,半空中犹如布满了五彩的繁星,顿时,整个世界便变得姹紫嫣红。一束束各色的火花如彗星坠向大地,使黑夜变成了白天。我的爸爸也拿出烟花,只见他点燃烟花上的导火线,一瞬间,只听见“嗵”的一声,一束烟花便升上天空。我抬头仰望,只见空中如彩星闪烁,美丽无比。在此起彼伏的烟花声中,爷爷奶奶乐呵呵地说:“现在的时代真美啊!”许久,响声渐渐消失,整个世界逐渐恢复了宁静。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继续放烟花呀,别让除夕夜缺少热闹呀!”“嗵……嘘……啪……”一声紧接着一声又热闹起来了。直到半夜,那热闹的场面才渐渐消停了,人们慢慢地进入了梦乡,但还有许多地方洋溢着笑声。今天,一想起当时那壮观的情景,我还想停在那一刻,停在那充满欢乐祥和的世界里。
这个除夕,是我最难忘的除夕。因为它热闹,因为它充满欢乐,更因为它让我享受着爸爸妈妈在家时的温暖、幸福。这个除夕,我完全沉浸在爸爸妈妈对我的祝福和关爱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六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同样也有很多的节日在秋天绽放。在这么多的节日里,我最喜欢的还是中秋节,因为我又可以吃上香喷喷的月饼,可以和家人团聚,一起赏月。
中秋节,月亮特别的圆,非常的亮,我们在中秋节都不用开灯吃月饼。每到中秋节都会有各式各样的月饼,味道也是千奇百怪,可是自己吃的月饼永远只有两个味道,一个味道是团圆,另外一个味道则是幸福。
眼看马上又要到中秋节了,虽然学习压力特别大,但是想到中秋节快要到了,马上就觉得如释重负。回想起之前的中秋节,我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吃一顿团圆饭,然后大家一起吃着自己喜欢口味的月饼赏月,并谈论着彼此的理想和自己完成的心事。
每当月圆之夜,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中秋节,想到在远方的爸爸为了一个家在外拼搏。此时此刻我多想月亮在圆一些,和中秋节一样,那我就可以见到我的爸爸了。
家乡的风俗之中秋
俗话说的好:“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虽然都是过着同样的节日,但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风俗习惯。在我的家乡,中秋节有一些特别民风民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中秋节,应该全国都要吃月饼,全国都要吃团圆饭,这个是全国统一的一个大传统。我的家乡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
每当中秋节到来的时候,我们都要祭祖,各家各户都会在一个时间,没有事先安排,都是不约而同。祭祖的时候也有很多的讲究,例如:祭祖时的祭品,祭品是首先准备好,是在我们吃团圆饭之前,所有饭菜都在桌上,这时候,爸爸会让我们把所有得水果和饮品都搬到桌子上,然后把爸爸开始烧香磕头,接着嘴里念着每年都一样的话,开始把桌子上每一道菜都取一部分装在碗里,最后我们才开始吃饭。
饭后,我们都会集中到一个地方,这时还有一个讲究,女的不能一起。大家一起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烧完纸钱后,把准备好的饭菜泼出去,这样就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大家就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聊着各色各样的话题。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七
今天我来给大伙儿讲讲我的家乡三垟的风俗捣年糕。这年糕是个啥呢?嘿,对了,是吃的,而且还得在过年的时候吃。那为什么要捣年糕呢?年糕是用什么做的?别急,我来给大家细细分解:
这年糕咋做的?自然得用小米磨出来的米粉做。那金黄金黄的米粉放入锅内,盖上锅盖,闷他半个时辰。待出锅时,加点红糖加点水,让他富有弹性。单看那红糖与米粉,就能想象出年糕那香浓软糯的味道了。我看那米粉袋与红糖袋满满当当,就情不自禁地拿点米粉与红糖尝一尝。我先尝红糖,这糖一入口我就呆了:天呐!这红糖清甜,但甜而不腻,让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我赶着红糖在口的机会再尝尝米粉,这米粉刚一入口,有点苦,但一股淡淡的甜味像突如其来的幸福一样充满我的口腔与脑海。再加上红糖,那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说完米粉烹饪,我们再说说捣年糕。这年糕捣起来才好吃。我经过揉米粉团的大叔旁,来到一处捣年糕的地方。这有两个,不是,是好几个大石碗与捣子。不是我说啊,那闪长岩大石碗跟个缸差不多大;那花岗岩石捣别看它小,我使出吃奶的力气,结果拿都拿不动,那花岗岩石捣莫想动得分毫,我一不留神还跌了一跤,险些把骨头摔散架喽。这时来了两位大叔捣年糕。只见一位大叔一捣一起,另一位趁机用水揉揉米粉团。再捣再揉,半时辰过去,他们前前后后捣完十个香浓软糯的年糕。那年糕刚入碗时还是金黄的,经过大叔的“加工”,转眼变成棕色。不同于之前的是,棕年糕比米粉团更香,更甜,更糯。有一种朴实的味道好似仙气一样围绕整个年糕。
我爸帮我买了一个年糕让我带回家吃。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家,迫不及待地打开塑料袋吃年糕。那年糕可以说是闻一闻精神百倍,尝一尝神清气爽。香浓软糯的年糕刚一入口,有点烫,但仔细品尝却是另有一番风味,回味无穷。
大伙都知道,这年糕虽是小食,但象征着年年长高,步步高升。所以人人都爱过年时做上一些,吃上一些,有些小孩子盼望自己长高,所以一直在吃年糕,好让自己快快长大。
你想尝尝这味美的年糕吗?那就过年时来我的家乡三垟吧!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说来与我听听,好让我给大家讲讲。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八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九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又是农历的元月,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然而,我的家乡福州,在元宵节有着与别处不同的风俗,你且听我说说看。
清早,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熟人打个照面,就互道声元宵快乐,吉祥如意。孩童们裹着棉袄,溜出家门,手拿几盒鞭炮,噼里啪啦迎元宵。家家都在灶台前忙碌,传出的味道香飘十里。四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正午,可少不得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用芝麻和甜馅,加以白糖调之,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状。状如白玉,吃起来软糯香甜,回味无穷。汤圆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美食,其意味着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
下午,街外忽得一阵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对人马浩浩荡荡朝村里走来。领头一人扛着一台琉璃花灯,后有人顶着孩儿弟、黑白无常、四大将军等的竹制扎骨神像。中夹锣鼓队奏乐。末端是人群抬轿接五显大帝出庙巡视,轿上挂着写有百子千孙的灯笼。大鼓大锣之声在村中回旋荡漾。百姓们夹道观看,伴着鞭炮、锣鼓乐声喝彩欢呼,妇女们捧着香炉在神像前接香。一时,场面盛况空前。游神是福州民间元宵节期间的一项风俗活动,把神像请进神轿里,抬出庙宇沿街巡游,接受民众们的香火膜拜。其寓意神明借神像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人们和一方水土平安。
傍晚,元宵节又迎来了一个高潮闹花灯。元宵夜灯市之壮观令人咂舌。街头巷尾,道路两旁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从近看首望不到尾,从远看宛如长龙盘踞街巷。璀璨的灯光映着树影,蜿蜒而去。皓月当空,街道上行人接踵摩肩。细看,一盏宫灯上粘着条灯谜:老赵一走开,完全就变样(打一食品)。不及我细想,旁的孩童拊掌大笑:这可不简单!‘赵’繁体‘趙’,去走之底,剩‘肖’,可不变样!‘肖’谐音‘宵’,元宵!解出谜,他便得意洋洋的`跑开。我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我脱口而出:‘牛’去掉二横下的竖,改为‘口’,告!也总算猜对了一个灯谜。
元宵已至尾声,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仍得以留存。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州,独有的元宵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篇十
“鬼”这个恐怖的字,一听,令人瑟瑟发抖。可我们丰都人呐,不怕!还有一个民间风俗——鬼城庙会。
说到这“丰都鬼城庙会”,就要说说“鬼城”的一个传说:
民间传云,汉代阴长山、王方平两方士曾于平都山修炼成仙,民间将他们俩的姓氏合在一起,称谓“阴王”。后来又被误传为“阴间之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来此祭拜,祈求“阴王”消灾降福。
鬼城这庙会由来已久,早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存在。传说是为了纪念阎罗天子和他的妻子天子娘娘的结婚纪念日。庙会的主要项目就是上山“进香”,有的是独自上山,称“散香客”,有的则组成几十乃至上百的进香团。
进香形式一是“烧拜香”,二是“烧供香”。“烧拜香”,香客在“叫口先生”的'率领下,边唱边走,作揖打供,一唱一和,路上逢庙必拜,逢牌坊、土地都要插香烛赞祝一番;“烧供香”,出发时,每人需在名册上话押表诚心,要专心虔诚奉神,不得与人争斗。进香这个习俗,可是又有趣、又严肃。
庙会期间各种民间游乐活动多不胜数,四方商家更是云集于此,让人目不暇接。晚上时,人们会到县城对岸的名山鬼城游逛,五彩缤纷的射光照耀了整个名山,县城都能看见闪烁的灯光,还有壮观的玉皇大帝雕像屹立在山峰。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最多的就是关于“鬼”的玩意儿,很多人都“装神弄鬼”——戴着个恐怖的面具,穿着个滑稽的鬼衣,再咆哮几声,来吓唬游客。鼓声锣声在名山上响成一片。
白天,是令人沸腾的庙会游行。有庞大威武的花车,有善良可恶的鬼,有美丽温婉的天子娘娘……孟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许许多多著名主角通通在内。游行特别精彩,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善恶面目,使游行的每一个方阵五花八门,各个都有特色呀!最有趣的,是那可爱的两兄弟——黑白无常,有的扮演吐舌的白无常,有的扮演咬牙的黑无常,总之,许多黑白无常穿上溜冰鞋在大街上到处乱窜,给人一种莫名的滑稽感,还稍带有恐怖感。这游行游他个三四天也毫不稀奇,人们看得毫不厌倦。
丰都,我亲爱的家乡,一个拥有历史悠久“鬼”文化的小县城,鬼城传说四海名扬,向人们诉说着“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魅力传奇。
返回分类导航>>>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