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故宫博物馆阅读答案 故宫博物院阅读答案【精选9篇】
阅读短文《故宫博物馆》,回答后面练习题。书包范文为大家分享了故宫博物院阅读答案【精选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宫博物馆》阅读题 篇一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首先从故宫建筑群的 写起,接着作者沿着参观路线继续介绍,以天安门为起点,穿 ,进 ,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最后具体介绍了太和殿 的特点。(4分)
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天坛和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4分)
【链接材料】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祈年殿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答:
故宫博物院阅读答案 篇二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二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常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笈无数,迁运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其次是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他说倘若“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
1、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1分)
(1)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 )
(2)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
2、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的来源和组成,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两代的文物。
B、由铜器、玉器、瓷器和字画等组成,藏品精致、丰富。
C、陈列室的经过选择的精品;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的文物。被装箱,经过长途运输的颠簸送到台北。
3、以下不属于胡适主张和做法的一项是(2分)( )
A、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会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失。
B、最好的办法是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
C、以辞掉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举动来坚决主张反对南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4、对鲁迅的主张和做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历史很久,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
B、站在维护文化传统的立场上,不同意故宫文物南迁。
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场所。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对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无比的愤慨。
5、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南迁是国家安全受威胁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采取的行动,但并未对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带来不便,反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文物南迁的成功实现,是文物研究历史上的史无前例的大举动,当时权宜之计现在看来也不失为英明之举。
C、胡适、鲁迅等文化名人反对南迁的主张是经过严密考虑的,对于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仍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组织,周到的安排,大胆的借鉴是成功实现文物转移的有力保证。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考答案:
1、(1)分类别 (2)列数字
2、A(应为“明清两代的收藏”)
3、C(非辞职)
4、B
5、A(“国家安全受威胁”的说法错误)
故宫博物馆作文 篇三
就在这个国庆,我去了北京的故宫,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雄伟的故宫吧!
故宫算是城中之城,它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家的宫殿。而现在,人们更习惯叫它故宫博物院。
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它的城墙有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东面的东华门和西面的西华门。故宫呈长方形,占地约72万平方米,房屋约有8000多间,更令人惊讶的是整座故宫竟雕刻约有14986条神态各异的龙。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大家都称它为“五凤楼”。它有三个门:正门、左侧门、右侧门。在明清时期,正门只有皇帝能走,皇后大婚时也可以走一次。而旁边的左侧门和右侧门只有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才可以出入。
除了城门,故宫还有很多金碧辉煌的宫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太和殿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它正面有12根红色大圆柱,殿内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雕龙屏,衬托得大殿更加威严了。你能想象这诺大的宫殿却没有一根钉子吗?原来是工匠们用榫卯和斗拱两种结构,相互辅助,来让宫殿保持平衡和稳定,我真敬佩古代工匠们的智慧。
看了气势宏伟的宫殿,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关于故宫九龙壁的小故事吧!
相传在故宫皇极门的南侧,皇帝下令让工匠们烧造九龙壁的琉璃瓦时,一个小工匠不小心把一片琉璃瓦摔坏了。为了不受到皇帝的惩罚,工头马德春把楠木雕刻成瓦,并涂上油漆以假乱真,代替琉璃瓦。这样,九龙壁才按时完工。最后连皇帝也没有发现,可见古代工匠的技艺高超。有空的话,我真想去看看那块以假乱真的琉璃瓦。
故宫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悠久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故宫博物院》阅读答案 篇四
《故宫博物院》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一)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第二段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用了六个方位词:。由这些词语看该段的立足点是什么?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
2、为什么对龙的描述居然有十次之多?
答:。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说明重点?
答:。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答:。
(二)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这一段主要介绍故宫的。
2、文段中多处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目的是说明。
3、“玲珑”的意思是。“玲珑奇巧的角楼”说明了建
筑。
4、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基调是。
5、文段最后一句“宏大壮丽”、“精美”“布局统一”说明了故宫的,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之情。
【参考答案】
(一)
1、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向两旁;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2、因为故宫的建筑突出龙,所以对故宫的说明也要突出龙。而龙又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而太和殿又是皇帝发号施令,统治封建王朝的中心,所以,这里到处要突出龙的形象。
3、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同是紫禁城的中心。而太和殿又是中心之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4、突出皇帝宝座就在这条线上的中心点,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二)
1、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2、列数字 故宫规模宏大
3、(东西)精巧细致 精美
4、爱和赞颂
5、建筑特征赞美
《故宫博物院》阅读参考答案 篇五
《故宫博物院》阅读参考答案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用意在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6.第二段作者的立足点是:[朱漆方台]。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故宫博物馆阅读答案 篇六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就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故宫博物院最主要的建筑有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顺序进行说明。《故宫博物院》就是抓住故宫建筑群的中和殿、保和殿 、乾清宫、坤宁宫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3.北京故宫、山东岱庙、曲阜孔庙并称为我国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岱”指 泰山 ;“孔”指 孔子 。
4.文中多处写到威武庄严的。龙,美丽典雅的凤。相信你对“龙”“凤”也很了解吧?请写出含有“龙”、“凤”的成语各两个。
龙:(望子成龙) 、(龙马精神 )
凤:(百鸟朝凤) 、(凤凰来仪 )
5.“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体会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表达效果:改后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陈述句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双重否定句强烈)。
6.仿写句子(注意句式)。
例: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构成了这样宏伟精美的建筑群。
点点闪星,隐隐月光,暗暗天色,构成了这样皎洁美丽的夜晚。
7.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句子。
围绕 环绕 缭绕
⑴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围绕 )着。
⑵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缭绕 )。
⑶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环绕 )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8.结合本文,有序地排列下列句子。( B、D、A、C、E)
A、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B、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C、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D、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E、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答案 篇七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9题。(11分;16、17题各2 分,18、19题各3分)
①在有些人的印象里,故宫贵州省是举世无双的紫禁城建筑;面在别一些人的脑海中,故宫等同于奇珍异宝,是一个藏宝之所。
②这些认识都有依据,但不全面。故宫古建筑与故宫珍宝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然而,在长达491年中有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故宫生活与执政,清宫遗存的这些文物藏品,又与古建筑、与宫廷历史文化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把故宫古建筑、文物藏品及宫廷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故宫就是一个文化整体。所谓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也就是说,故宫的遗产价值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
③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来认识。从空间来看,紫禁城的千门万户,院藏的各种文物,以及宫殿与文物藏品后面曾出现、发生过的人和事,种种秘辛内幕,宫廷的文化生活,是一个鲜活的统一体。很显然,离开了宫阙往事,没有了附着其中的历史内涵,那些宫廷旧藏的'意义和价值势必受到影响。同样,要保护完整的故宫,不只是72万平方米以内的紫禁城,还要保护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一些明清皇家建筑,以及它的保护区、缓冲区。从时间来看,故宫藏品虽为清宫旧藏,但其中文物则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各主要门类,而且反映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又以紫禁城为例,它虽然建成尚不足6,但却是中国几千年来宫殿建筑的集大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结晶和典范。
④正是基于对故宫是个文化整体的认识,故宫学的学术概念才得以形成并提出。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丰富的收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故宫学不仅把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及宫廷历史文化当作一个整体,而且包括了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80多年历史。故宫文化的这一整体性,也使流散在院外、海外、国外的清宫旧藏文物、档案文献、宫廷典籍,都有了一个学术上的归宿。基于此,两岸两个故宫博物院在学术研究上的交流与合作就是不可避免的,人为的阻隔只能是暂时的,事实上这种交流也在不断地发展。今年2月中旬与3月初,两个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互访,商谈交流合作事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不仅是两院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两岸同胞的福祉,也是故宫价值得以进一步发掘、故宫学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的极好机遇。
⑤把故宫当做文化整体看待,其实质是文物保护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故宫人来说,还要注意正确认识、妥善处理故宫保护与博物院发展的关系。
节选自《文汇报》,3月18日)
《故宫博物馆》阅读答案 篇八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首先从故宫建筑群的 写起,接着作者沿着参观路线继续介绍,以天安门为起点,穿 ,进 ,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最后具体介绍了太和殿 的特点。(4分)
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天坛和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4分)
【链接材料】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祈年殿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答:
故宫博物馆选段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九
故宫博物馆选段阅读理解及答案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1.这个文段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大礼堂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从屋顶到地面”能否改为“从地面到屋顶?”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采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兼用了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礼堂的规模和灯饰 ②先总分 ③规模大,设计巧
2.答:不能改,如改,则与本选段的说明顺序不相符。
3. 列数字、打比方
4.描写
下一篇:美德作文【精彩21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