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精选民间故事:三分钟领略精彩,10篇精选故事等你来读_
1.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一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齐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上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干枯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这件事最终被上帝明白了,于是上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赶下做凡间苦役,就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终的生死离别。
最终,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感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鱼嘴”。
2.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二
从前有三个长得很漂亮的姑娘,可惜瞎了眼睛。她们的亲娘去世了,她们的爹爹就给她们娶了一个后娘。后娘嫌这三个姑娘眼睛看不见,只能吃不能做,是个累赘,便想把她们打发走,可是她们的爹爹不忍心,于是后娘就整天在她们的爹爹面前嘀咕,最后她们的爹爹只好同意了。一天早上,后娘对三个姑娘说:今天带你们到姥姥家去玩。三个姑娘高兴极了,于是后娘与爹爹就把她们扶到毛驴上出发了。走到一处山谷,爹爹对三个姑娘说:在这儿停一下,我们要去方便一下。于是就把三个姑娘扶下毛驴,扔在山谷里,他们偷偷溜走了。三个姑娘一等父母也不回来,二等也不回来。最后,其中一个姑娘说:他们肯定是嫌我们累赘,不要我们了,现在我们只能自己找路回去。
于是,三个瞎姑娘就互相搀扶着往前走,走了好长时间,她们又累又渴,正在这时,她们听到前面有水流的声音,于是她们随着声音来到了一个山洞,山洞里面有一条小河,她们捧起甘甜的河水喝了几口,然后又顺便洗了一把脸。突然间,她们惊喜地叫了起来: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原来这水有神奇的功能,治好了她们的眼病。环顾四周,她们突然发现,山洞里藏满了奇珍异宝,于是她们高兴地每人都用衣服包了一大包。走出山洞,她们沿着原来的路往回走。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她们的爹爹正牵着毛驴往她们这边走,后娘在后面紧追。原来,爹爹把她们扔到山谷后就后悔了,“三个瞎姑娘怎么能活下去?”于是他又回来找自己的女儿了。
三个瞎姑娘见到爹爹来找她们,高兴极了,赶紧把衣服里的宝贝拿给爹爹看。后娘看到三个瞎姑娘眼睛好了,又带回这么多宝贝,羞愧极了。于是她赶紧上前把三个姑娘扶到驴背上,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3.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三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之前,就是武有武功,文有文才。他武能挥舞松鞭,东征西杀;文能手握狼毫,应用自如。什么叫松鞭?松鞭是一种马鞭。古时候赶马有用竹鞭、兽皮鞭的,但还没有用松鞭的。据说用松鞭还是从唐太宗开始的。
有一年,李世民在河北、山东一带转战,最后到了泰山脚下。他手上用的一根兽皮鞭已经磨得不象样子了。那时候,泰山的松树多得出奇,黑压压,密层层,好大一片。李世民牵着马,走进了松树林,这林子又深又黑,林子密的地方,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伸手不见五指;稀的地方,也只能透进一丝阳光,照亮一点影子。
李世民走呀走的,走到一座小庙前,庙门上面有一块竖匾,上写“姜子牙庙”四个大字。李世民把马拴好,刚想在庙前台阶上坐下来歇歇脚,就听见庙后有“呼呼”的声音,越来越响。李世民绕到庙后一看,只见一位老道士,手里拿着一把不知名的武器,前挡后推,左翻右滚,舞成一团,真是水泼不进,土洒不着。李世民不由得喊起好来。老道士听到有人喊好,连忙收住武器,掉头一望,见是一位将军,打量一番后,就问:“您莫非就是李将军吗?”李世民非常惊讶,急忙问道:“不知真君怎么知道贱名的。”
老道士说:“前几天就听说您带了兵马就要来到泰山脚下,今天看见您这副打扮,一猜就中了。”
李世民听了更加敬佩,就和道人交谈起来。李世民问道:“我看真君学识过人,法力无边,我东剿西杀,戎马半生,不知何时才能平息战乱,统一中华。”老道士说:“浑身豹子胆,文才武功奇,高山驰骏马,双脚有地基,我看是胜利在望啊!”
4.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四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寓意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可是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传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入吕后手中。
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
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
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用糯米磨成粉,包上糖,煮来食用,表示平安团圆、甜甜蜜蜜,以示庆祝不用再担心战争会带来灾祸人亡。
因此,人们又将正月十五取名为“元宵节”,一直延续至今。
5.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五
远古时代,黄帝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王,他曾经为了民族的生存,打败了入侵者蚩尤。在黄帝的时代也是古的大发明期,舟车、历法、算术、音乐等,都是在这个时代发明的。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巨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象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臣子都大吃一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去觐见天帝。”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
“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离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
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上天的地方叫做“鼎湖”。
6.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六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7.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七
定州北门街有个八角井,它是定州八景之一。关于井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古时候,定州城方圆几十里都是汪洋一片的大湖,湖水混浊发黑,连鱼都没有。一天,东海龙王来到这里,龙颜大怒说:“这里上有清风,下有明月,藏风聚气,可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怎么会变成大水一片呢?”龙王立即吩咐道:“查个清楚,是哪个水怪盘踞此地?”查的结果是黑龙小妖在横行霸道,强行督战,还淹死了上千个黎民百姓。龙王听后,把脚一跺,下令道:“捉拿黑妖,就地问罪,将此地变成人杰地灵,物化天宝的好地方。”
说话之间,捉到了黑龙小妖,用粗粗的铁链子锁着,使它动弹不了,并派西山灵芝仙子看押。就在这一夜,在龙王爷踩脚的地方,四周出现了城墙,环绕城墙还有清凉的河水,城墙上长满花草,红的绿的鲜艳夺目,周围百姓的高兴劲就甭说了。当时百姓唱出了这样的歌谣:“花城环四壁,清水弯弯转,鹤啼松头月,金银福寿天。”歌谣唱的起劲时,不知谁喊了一句:“看呐,这儿出了八角井了!”人们闻听一下子涌了过去,是真的,通往东海的地眼变成了八角井,砖砌得整齐平滑,井深无底,井口大如磨盘。水面横着一条铁链子,是龙王把黑龙小妖锁在了井底,永远不让它危害定州百姓,并派西山灵芝仙子在井内常年看管,东海龙王在地上还为仙子造了庙堂,塑了金身。
从此,定州城从来没有遭到水涝灾害,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8.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八
从前,一个村子里住着穷寡妇和她的女儿,她们虽然很穷,但是很善良。一天,小女孩正在帮她的妈妈晒米,飞来了一只金色羽毛的鸟,金乌鸦把米都吃光了。乌鸦说会给她一定的补偿的。过了一会儿,金乌鸦便把小女孩带到一棵大树下,问她是要金、银、铜哪个梯子上去,小女孩选了铜的,但乌鸦却给了她金的。后面乌鸦依旧这么问着,小女孩也一直回答最普通的那个。可是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村子里还住着一对贪婪的母女,她们也按照这样的过程做了一遍,只是她每次选的都是最华丽的那个,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得到了她们应得的报应。9.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九
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机智勇敢。司马光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在后院玩耍,后院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常年装满水的大水缸。
司马光七岁那年,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像往常一样,在后院玩捉迷藏。有个小伙伴跑到假山上藏起来,可是一不小心,他脚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大水缸里。那口大水缸非常深,小孩子掉进缸里肯定会被淹死的。
其他的孩子看见伙伴掉进缸里,吓坏了,有的孩子吓得大声哭喊,有的孩子立刻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帮忙。
这时候,只有司马光非常镇定,他从地上抱起了一块大石头,用力朝大水缸砸去。大水缸“砰”的一声被砸破了,水缸里的水迅速流了出来,而掉进水缸的小伙伴也随之得救了。
司马光一下子出了名,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一定要冷静,这样才能想到解决办法。
10.三分钟吸引人的民间故事 篇十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子。在村边的破茅屋里住着一位老婆婆,她精心照看着茅屋后面的18棵老茶树。因为缺少肥料,每年只能从老茶树上采下来很少的茶叶,而且茶叶的质量也不好。老婆婆的生活很清苦,可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每天,老婆婆都用从老茶树上采下来的茶叶沏茶,让过往的行人在这里歇歇脚、解解渴。
有一天,一位老爷爷来到老婆婆这里喝茶。他看到茅屋外有一个破石臼,就指着它对老婆婆说:“这可是个宝贝,把它卖给我,行不行?”
老婆婆笑着说:“这哪里是什么宝贝啊,你就把它搬走吧。”
老爷爷连声说“谢谢”,就去找人帮忙来搬破石臼。
老爷爷前脚刚走,老婆婆紧跟着就忙活起来了。原来,破石臼里面有堆放了很多年的草啊,土啊,动物粪便什么的,已经很脏了。老婆婆可不愿意把这样一个脏东西送给人。所以,她赶紧把破石臼里面的东
西都埋在了老茶树下面,又把破石臼洗得干干净净的。
老爷爷回来了,他看看破石臼,问老婆婆:“这里面的东西哪儿去了?”老婆婆领着老爷爷来到老茶树前,把刚才做的事情说了一遍。
老爷爷笑呵呵地说:“我说破石臼是宝贝,是因为它里面盛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宝贝呢!瞧,你把宝贝都埋在老茶树下面了,我也就放心啦。”说完,老爷爷潇潇洒洒地走了。
后来,这18棵老茶树长得枝繁叶茂,采下来的茶叶嫩嫩的、香香的,用这些茶叶沏的茶水味道可好了,再后来,龙井这一带都种上了茶树,这里出产的茶叶就是大名鼎鼎的“龙井茶”。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