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党团范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初一上册语文作文(优秀9篇)

2025-02-26人围观
简介作文是七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写作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作文(优秀9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您。初一上册语文作文范文 篇一本册课本共

作文是七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写作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作文(优秀9篇),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到您。

初一上册语文作文范文 篇一

本册课本共8个单元,每单元3至4篇课文,1课听说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全册共计课文30篇,8课听说训练。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学习要刻苦;第二单元:向革命烈士学习;第三单元:关心农业生产;第四单元:主动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第五单元:初步懂得一些自然常识;第六单元:学习革命领袖和科学家的优秀品质;第七单元:遇事要开动脑筋、要开扩眼界;第八单元:初步懂得世上有像狼一样的恶人,懂得对敌斗争要机智勇敢。课文的作业分两类,属于理解性的练习题编在课文后面,属于巩固性和运用性的练习题编在课堂作业本里。每单元一个练习,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但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研,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除每个单元教学的内容相对集中以外,还有下列特点:①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编有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思考题,这些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思想有密切的联系。②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还编有指导学生行为的题目。这类题目有的是要求学生联系实际作出口头回答的。这样的编排,目的在于联系儿童实际,导之以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发展语言为主线,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教材把听说训练与课文并列编入目录,除每单元有一课听说训练外,在每个单元练习中还安排了一次说话写话训练。阅读教学中也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互相促进。

3、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注重实用性。本册课本除保留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课文外,还选编了许多贴近儿童生活的新课文。本册教材还编有应用文《请假条》。

4、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生发展水平有差异等原因,还编有一本《选学读本》,供条件好的学校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一、语文知识能力方面

1、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看音节写出词语,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能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2、学会330个生字。初步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

3、能正确读写292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一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4、初步懂得词语的搭配要恰当,能归并同一类的词语;能比较哪些词句写得具体,能用指定的词语与意思完整的句子。

5、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听写部分课文。

7、能看图听故事、讲故事和续编故事,听懂对儿童的广播。

8、初步学会写请假条,能写几句到一段意思简单的话。

9、初步学会使用问号和感叹号。

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

1、学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公私分明,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通过扫墓等活动缅怀革命烈士;学习茅以升从小立志为中国人民争气。

2、能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爱护小同学;能主动关心残疾人,能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懂得老师爱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

3、初步懂得世界上有像狼一样的恶人,对他们仅仅靠说理是没有用的,要机智、勇敢地和他们作斗争。

4、初步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自然美,培养美好的情感。

5、懂得学习、做事都要开动脑筋,要善于观察;懂得要像小鸟一样眼界开阔、见多识广,不要像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还要懂得学习、做事只要有恒心,就能获得成功。

6、初步懂得种子发芽、蚕和青蛙生长、天气变化等自然知识,培养关心农业生产的思想感情。

教学措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Ji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初一上册语文作文范文 篇二

关键词:教材 《华语入门》 评价

《华语入门》是由玛拉工艺大学讲师编写的华语教材。玛拉工艺大学校区遍布12个州,共有35个校区,选修华语学生达到一万七千多人(莫泽明,2014),是马来西亚土著人数最多、校区最多的一所大学。并且经过多次修改再版,其发展相对成熟。此教材已经经历了三代,由第一代的《华语》1,2,3册,到第二代的《会话华语》第1,2,3册,,再发展至今的《华语入门》第1,2,3册。所以笔者选择《华语入门》进行评析,可以略窥马来西亚大学华语课本的情况。

《华语入门》共有三册,学而出版社出版,有马来文和英文的生词翻译。每册共有六课。每课分为先导,课文,生词,练习四大部分。刘把教材的编写原则概括为针对性、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等。汉语教程的主编杨继洲说过他编写教材遵循以语法结构为纲,重视语义分析,揭示语用功能。这是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材编写要遵循的重要规则。本文根据课本编排顺序,依次对四大部分进行评析。

一。先导

每课都有先导的部分,先导是列出几个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并加以注解,供学生掌握。了解了重点句子,也就把握了本课的重点句型以及重点交际功能句子。先导列出的句子后面都有马来文和英文的注解,大致解释了该句子的使用条件。但是学生只看先导并不能掌握句子内涵,因为介绍只是简单的注解。例如第一册第一课的先导部分,句子二为“你好吗?”马来文注解为“bertanya khabar”,译为询问消息、状况;英文注解为“greeting”,没有老师的讲解,初学华语的学生只看课本是不能掌握每个字的意思,以及“吗”作为疑问代词的用法。所以先导只是重点了解课文的一个小窗口,还需要认真听课,才能有所收获。

二。课文

课文都采取的是对话形式,借助不同的情景进行对话。初级课文需要以日常对话的形式进行编排,这样学生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能够更快理解。第一册分别介绍了打招呼,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出生年份,工作,电话号码,了解主要亲属称呼,数字,年月,星期,时刻,询问别人处所,爱好。第二册的内容同样也很实用,介绍了华人新年和马来人的开斋节;买东西时询问价钱,大小,颜色;在餐厅叫餐、食物类型;生病时如何和医生沟通、病的类型以及现在流行的网上购物和网上交作业,场景丰富实用。第三册课文内容设置比前两册稍深入了点,语法点并不难,重点放在了扩大抽象词汇的学习上,比如方便、小心、清新、清静、勤奋、悠闲,热闹,老实、忙碌、多姿多彩,痛快等,介绍了马来西亚的景点,询问路线,面试及同事之间的对话。场景多样,内容也基本覆盖了汉语学习的初级各种场景。

三。词汇

词汇的选用是《华语入门》的一大亮点。马来学生学华语是出于他们的需要,那么就应该选择当地华人常用的、本土化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词汇上。使用当地常用的“塞车”而不是“堵车”,“巴士”而不是“公共汽车”,“折扣x巴仙”而不是“打折”,“青色”而不是“绿色”,“冲凉”而不是“洗澡”,“脚踏车”而不是“自行车”。既然马来学生日后交流多在自己的国家,编者选用当地华人的词汇也是很恰当,更具有针对性。

对于如何在课本里“加入有趣元素”的课题,本书编者们的理解是收入一些学生有兴趣学的词汇如“男朋友”、“女朋友”,和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要学生上颜色等。经过笔者的教学证明,确实学生对于“男朋友”“女朋友”等词记忆深刻,初学者哪怕程度最低的一位也会说这两个词。

在设置词汇上一方面词汇的选择要根据词汇大纲审慎选择。根据李U(2016)统计,《华语入门》 1-3全三级涵括3册课本和3册汉字练习薄共计6本教材,含23237字,全套使用字种942个。全套教材的总字种数有942个,已超过《等级大纲》(修订本)甲级字800个的数量;接近周小兵于《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所言“据有关数据统计,大约950个字就覆盖了一般书报用字的90%”;亦己超越汉字等级划分》一级/初级字900的数量。就字种数而言,学习者在完成了全套《华语入口》的课程以后,接触的字种数已达到中国主要大纲所定的一级或初级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现实采用新词,采用符合当地情况的词。杨继洲(2003)正确的做法是,以词汇大纲为指导,保证基本的功能词汇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时对活跃在当代生活中的新词语,采取谨慎选择、适量采用的原则,像“电脑、网络、电子信箱、手机等。《华语入门》同样选择了最近几年活跃的新词,如“面子书、平板电脑,上网,优盘、信用卡”等。

四。练习

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编者的编写思想和所遵循的教学法原则。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练习要为实现这一目的服务。要遵循“理解―模仿―记忆―应用”这一学习规律,做到层次分明,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死到活。(杨继洲,2003)

《华语入门》的练习题同样也遵守着这样的规律。从机械联系到有意义的练习。每课首先是替换练习,通过替换,学生可以懂得句型的特点,更加深刻的理解句子的性质,这属于机械性练习。之后是看图练习,根据不同课文的交际需要来设计练习,最后是回答问题,给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此项属于有意义的联系。

该课期末考试中角色扮演占有30%的成绩比重,学生从机械学习到实际的交际性应用,这也是一个提升。

五。建议

1.加强语法的介绍。杨建生(2010)《华语入门》的受访编者们也承认他们编写的课本没有特别强调要给学生介绍汉语语法。他们所持的理由是“怀疑学生可能吸收不来,也用得不多”。但是刘(2000)曾提到不论语法教学在教材中时明线或是暗线处理,掌握语法规则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只是在如何教语法、语法在语言教学中占多大比重等问题上,仍有不同看法。

纵览全书,能够看出语法讲解的部分很少,位置设置在练习的后面,显得不那么重要。课文中有的项目也设置的不合理,比如“了”,在第一册第二课中“你几岁了”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课文后没有注释,仅仅在生词中注释了为particle。第一册第四课“现在我要回宿舍了”中“了”也没有说明用法。除了“了”外,还有“的”、“吧”等,都没有详细的介绍。据观察,第三册的语法点很多和一二册的重复,所以笔者建议把以前的语法专栏也就是注释板块扩大,调整语法点的先后顺序,并且增加第三册的语法点,诸如初级也常用的“把字句”,被动句等。

2.增加中国文化介绍板块。课本缺失一大板块就是文化类,学生对文化类比较感兴趣,讲课时穿插其中还可以吸引学生,笔者在讲中秋节单词时,穿插了嫦娥的故事,学生显得很有兴趣。讲华语,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精神,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语言教学是重要的,文化的加入同样不可缺少。

3.修正原有错误。第一册第三课会话一“A:你的老家在哪里?B:我的老家在哥打Q鲁。”本段课文后的生词解释“在”为介词,英语翻译为at(prep)也是介词,这是错误的,“在”在此句中是动词。会话二中“A:你住在哪里?B:我住在莎阿南的18区。”此项句子中“在”为介词,旁边却没有解释。会话三中的句子“你的妈妈在哪里?我的妈妈在厨房做饭。”后生词再一次出现了“在”,解释为动词,此项是正确的。第二册第一课“您别生气”中“生气”词性应由动词改为形容词。第三册第一课“开车的时候要小心”中“小心”应由形容词改为动词。

任何一部教材都不会十全十美,《华语入门》三册包括了基本的甲级词汇,课文也基本包括了初级的语法点,总体符合当地特色,作为一本马来西亚零基础大学生教材是合适的。

参考文献

1.苏伟妮,廖丽珊,何伟智,张钰珉。华语入门[M],学而出版社,2015

2.罴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3.李U.马来西亚华语教材《华语入门》字词编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杨继洲。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

6.杨建生,王梅请,郑凤惜。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汉语教材的需求分析和编写原则[J].国际汉语学报,2010:240-25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400字 篇三

语文课上观苍蝇,是不是很出乎意料呢?这可是我们班走神特种队的光荣事迹哦。

话说这走神特种队是由全体同学加盟的。该部队所具备的特点便是:上课走神,搜索任何有趣而跟学习无关的事情。就例如这观苍蝇事件吧。

由于天气比较阴,课堂上最亮堂的屏幕成了每个人的焦点,我们在听语文老师讲真经。**员的一句屏幕上有苍蝇兵团打破了原本无聊的走神队,一双双眼睛齐刷刷的盯**屏幕。哈哈!屏幕的魅力竟如此之大,连苍蝇都爱不释手啊!偷偷乐了一小会儿,就有投入了课堂中,直至快要下课,我们的队伍在第二次**中沸腾。

老师收起屏幕的一刹那,苍蝇坐电梯的消息传入了我的耳朵。将手里的笔放下,却看见许多同学指着屏幕小声的笑着。“哈哈哈……”一个惊天动地、响彻云霄的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老师转身瞪着我们。我咽了口唾沫,把吓到嗓子眼的心吞了回去。安静了一会儿,老师这一原告和法官便做出了以下宣判

被告:六(2)班全体学生原告:老师原因:上课观苍蝇结果:写上课观苍蝇有感作文,宣判完毕。

一个因苍蝇引起而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件,一个只有现在的我们才会惹出的笑话,让我们**一堂观苍蝇之课。

初一上册语文作文范文 篇四

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供大家查阅。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tà庸碌lù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骚扰(gū)辜负

3.解词。

(1)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诫瘦骨(línxún)嶙峋

小心(yìyì)翼翼(sǒng)耸立

3.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幻想(shùn)瞬间(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300字 篇五

我今年十岁了,上四年级三班,脑袋圆圆的,像一个皮球。脑袋里的“东西”很多,只是一到听写我就头大。爱好比较广,爱看书、看电视、打电脑游戏,打乒乓球等,缺点是字不太好。

有一次,妈妈在地毯上扒来扒去,我问:“妈,你在干啥呢?”妈妈说掉了根针,我从书柜里找来磁铁,这可好办多了。我把针给妈妈,妈妈说:“我找了半个小时都没找着,你怎么就用了5分钟解决了?”我把磁铁给她,她恍然大悟。

有一天,我去看电影,有《变形金刚3》、《蓝精灵》。看到大决战时弟弟吓得直看表舅的手机。我觉得擎天柱的飞行形态非常厉害,博士发明的枪和**都挺不错,真想也有那些武器。

有一次,弟弟要洗澡,他想先喝牛奶再去,他一喝完就跑了,我们总是找不到他。我灵机一动,说:“要去商店买东西喽!要去商店买东西喽!”他立刻跑过来,我们就立刻把他“押送”到澡堂里了。

这就是我,一个爱耍小聪明的我。你是不是觉得我很聪明?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400字 篇六

我叫范敬奇,今年9岁了,是东风小学三年级五班的一名学生。

我很调皮,总是上蹿下跳,妈妈总叫我“调皮鬼”和“小捣蛋”。我的小脸白嫩嫩的,耳朵不大也不小,妈妈又叫我“小可爱”。

我的学习很不错,还很认真,因此,连续获得了5次“学习星”。我还喜欢唱歌,还获得过“小歌手”和“音乐之星”的称号。我也爱画画,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的画“猫去哪了”得了“小画家”称号,妈妈很为我骄傲。

美术老师让我们画一幅画,题目是:猫去哪了?我一听,就悄悄地想:得先画一只猫再说。于是,我拿起铅笔在白纸上,先画了一个大椭圆形,充当猫的“头”,又在“头”的两边画了两个小椭圆形,涂上蓝颜色后,又涂了两个绿豆大小的眼珠,于是,一双蓝又亮的眼睛就出现了。我又画**棕色的身子和尖锐的脚爪,还有一条摇摆的长尾巴。我又画了一只灰色的小老鼠,正在被猫拼命地追赶,好像很痛苦的样子。最后,我又画了一轮黄色的月亮,涂上紫色的背景,表示在晚上,猫就找不着了,因为我是围绕“猫去哪了”来画的呀!老师一看,高兴的说:“真棒!”我心里高兴极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500字 篇七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孕育了天地万物,并赋予她们美貌。可惜我不是谢灵运,面对青山绿水却无法用诗篇吟颂。我只能用我心灵的相机照下这绚丽奇葩,来感受自然的妩媚。

镜头一:在泥泞的小径上,那树坚固稳定地立在那里。它俯下身,以根须拥抱泥土。昂起头,用枝叶抚摸蓝天。一生的追求,在叶脉里血般流淌。暖风的喧闹里有喜悦的朗笑,狂雨的倾述中有感伤的哭泣。快乐与痛苦是它丰润的养分,它默默生长,叶为事业,花是情感,秋果就是它对世界的微笑了。

镜头二:那是棵普通的植物,但它的根却开出了玫瑰;丑陋的躯体拥有美丽的灵魂;*凡的民众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就是对美的追求。它创造了美而甘愿丑陋,它的美是“丑的美”,是一切美的根源。

镜头三:它是沧海中的一族,。它从高处发源,慢慢形成了一脉永不回顾的流泉。它曾遇到过山岩的**,但它起伏推逼,奋勇向前。它曾遇到过心魂惊骇的暴风雨,但它用它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在阳光普照下欢快的奔流,你说那是一种匆忙的奔赴---沿着生命必经的里程,奔向返朴归真的海。

镜头四:云的美是一种变幻莫测的美。白云千载空悠悠,它俯视历历晴川,不为世俗所羁绊。这种与孤鹜比肩齐飞,拥有以天为盖以地为庐的洒脱的**,难到不美吗?

自然是位能工巧匠,它创造了山,水……也创造了人类。在感受自然的同时,或许能从中得到生命的解答,人生的诠释。

初一上册语文作文范文 篇八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文言词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教学“瓶颈”。我们如何才能很切入、到位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对于这一难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重在诵读,背诵下了即可;有的则说,文言文教学应在文意理解上下功夫;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翻译,必须通篇翻译。对于以上观点,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按“通读文言文――练说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解悟文言文”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其中,“积累文言词”这一教学环节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也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显著特点。

通过近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活动,我曾不断地勇于创新和尝试,深深地领悟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平台。所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词的教学。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实现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瓶颈”问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文言词的积累,应分门别类,切入文意,立于语境作以理解和积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通假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通假类型。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七年级上册《童趣》)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古今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古今类型。

1)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表示谢意,感谢)(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义:一天天;今义:指太阳)(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对于古今类的文言词,既要理解、积累古义,也要理解、积累今义。

多义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多义类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纸条”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任用”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责任”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意思)(七年级上册《论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的意思)(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于多义类的文言词,有的多义类文言词义项可供选择。根据当时的语境,即可选择性确定。例如:

之――

1)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是“他们”、“她们”、“它们”。

2)用为指示代词。是“这”、“这样”、“这种”。

3)用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地、得”。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

5)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置动前的结构标志。例如: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属于第一种)(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属于第二种)(九年级下册《公输》)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属于第三种)(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

4)孤之又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属于第四种)(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5)孔子曰:“何陋之有?”(属于第五种)(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称谓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称谓类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刘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指刘禅)(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指刘备)(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指秦王)(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疑问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疑问类型。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为什么”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能”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哪一个”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的意思)(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语气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语气类型。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吗”)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啊”) (七年级上册《论语》)

4)与臣而将四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了”)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对于语气类文言词,是要根据句式特点来判断,就表示何种语气。有的语气词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语气词。

活用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活用类型。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唔之。(“喂乳”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七年级下册《口技》)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远离”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意动用法)(七年级上册《伤仲永》)

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使……发扬光大”)(使动用法)(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5)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像狐狸一样”)(名词用作状语)(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对于活用类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应根据文言词所处的语境理解和积累活用的意思。

其它类。根据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和理解与积累文言词的需要,有侧重点的积累一些文言词。主要是一些陌生、重点难点的文言词。

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表达的意思是确定的、唯一的。例如:“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如……何”,是“把……怎么样”的意思。(下转第368页)

(上接第285页)以上九种类型的文言词,是我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掌握和积累的。其类型是切入文言文文意和当时句子的语境而划分的,也是文言词归类积累的需要和学生便于识记积累的要求。但不是唯一的,应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灵活对待即可。源于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是按分散到集中,少到多,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科学性的顺序编排,我们初中学生一定要学好文言文,也一定要继承和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从理解和积累文言文的文言词做起!

【参考文献】

[1]叶青。现代视野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发现及其改革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400字 篇九

“八股文”、“四书”、“五经”……说到语文,大家想到的不外乎这些老套又死板的东西。所谓死读书的书,我想也就指这些毫无趣味的文章吧。看到那些咬着笔尖,手托着下巴,一脸愁云的`同学长叹“语文之苦”,我反而想谈谈语文之乐。

不如出去走走吧!明媚的阳光温柔地散在你身上,你感到天特别蓝,有种想拥抱的感觉,写下来这就是语文。大雨倾盆,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散了一地,你仿佛有种发泄的冲动,说出来吧这也是语文。在城市的红灯绿酒、繁弦急管中,你单身一人坐在黑暗的角落里,油然而出一种莫名的伤感,这还是语文。

不如听听音乐吧!低调,深沉的大提琴缓缓奏起,拉起了心中那一片铭心的记忆:回忆,回忆,只剩下一具肉体在灵魂外静默。宛转动听的短笛悄然吹起,滴滴答答,仿佛鼓动的双翅的蜜蜂又出现在你面前,引你走在林间小道上;轻轻松松的,毫无负担。响亮,富有节奏的小号无端地迸进耳里,有如一杯醇香的咖啡令你慢慢回味……

不如……

不如就让语文告诉你,生活的乐趣吧:似苦非苦,乐在其中!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